地域文明探源|淮安发现消失的运河古镇

日前,2023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重要进展汇报会在南京举办。会上,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淮安新路遗址现场负责人王梦珊介绍了淮安新路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

她分析,该遗址是继泗州城遗址、板闸镇遗址和庆成门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同类型遗址,反映了河下地区繁华的商业气息和社会生活,是明清时期淮安作为“运河之都”最重要的见证。

一条大路,34座房址,还原“淮屋”样式

这座古镇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安区,西北距板闸遗址约3公里,向西隔城西北路为现河下古镇。

发掘区航拍照

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王梦珊介绍,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为一条长约75米、宽约4米的道路。西北—东南向贯通整个发掘区,所有房址都沿着这条路在两侧有序分布。

道路

路面呈半拱型,多为小砖立砌,少部分为碎石铺垫,应为后期修补。过去车辆主要是顺着路的中心走。

排水沟

在道路两侧分布两条排水沟,排水沟南北又各有一条辅路,共同组成了整个遗址区的主干道系统。

除了这条主干道,此次考古发掘还揭示了各类保存完好的遗迹,包含房址、道路、排水沟、灶台等。特别是34座房址,功能很分明,有起居室、店铺、厨房及储藏室等。有的房址内还发现了小板凳。

空斗墙

王梦珊介绍,发掘到的第一期房址多为砖墙构筑,其砌筑方式多为淮安地区特有的“空斗墙”,也就是内外砌两层皮,两层皮之间填充碎砖瓦、土或土坯砖,墙内嵌立柱。

篱笆墙

第二、三期房址多为篱笆墙,是用芦苇编织而成的。“篱笆墙大部分是双层,少数为单层,每0.5米处就会有一道横索收夹固定,转折处立着木桩以起连接、支撑等作用。”这种篱笆墙的砌法也是古籍中所载“淮屋”之样式。

印有吉语的青花瓷器,这里曾经烟火升腾

该遗址目前出土完整器较少,多为瓷器残片,目前已出土并修复器物370件,多为日用瓷器,其中又以青花瓷为主,另有少量白瓷、青瓷。

部分青花瓷器底款

王梦珊介绍,本次共采集、发掘、修复青花瓷器共计200余件,器型主要以碗、盘、杯为主。“萬福攸同”“長命富贵”“富贵長春”……这些青花瓷器上,有很多都印着吉祥语的底款,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黑釉陶罐、黄釉陶器盖、绿釉灯座……遗址内还出土了一些陶器。从釉色上分,有酱釉、黄釉、黑釉、绿釉等。

发簪

此外,铜勺、发簪、筷子……这些民间生活用品都较为完好地出土,充满了生活气息。

发现“侵街”,足见当时运河边贸易的繁荣

南有运河、北有淮河,注定了这片街区在明清时期的繁荣。

站在这里,仿佛能看见摩肩接踵的人群,人声鼎沸的街市,准备盘坝的货物。

发掘的房屋遗址,最大的一间南北长10.6米,东西宽4.7米。它也是34座房址里唯一确定的一家饭店。王梦珊表示,因为它房间内发现了三处灶台遗迹,一般的房间内不会有这么多灶台。

还有一间店铺,直接在门口的路面上建起一座灶叫卖。卖的是什么?“我们开玩笑说是在门口卖烧饼的,但是室内出土遗物太少,没有太多证据支撑。”王梦珊说。

类似这间店铺,遗址内还发现了不少“占道经营”的店铺,被称作“侵街”现象,足以看出当时这里商业繁荣。

《清明上河图》局部

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到了北宋时期,城市内商业街除了正常的建筑之外,还汇聚了四面八方的商贩。很多地方从坊市制演变为街市制,同时禁街的条令也变得宽松了,“侵街”开始普遍存在。

这座繁华的运河古镇是如何消失的?

通过考古挖掘,明代淮安的人间烟火已然展现在我们眼前。

然而这一段历史却仿佛被定格了,遗失在淮安的历史长河中。

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群,它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王梦珊介绍,遗址所在位置北侧的为古淮(黄)河河道,明初,在淮河南岸相继筑五坝,为通淮要道。五坝是漕运孔道,周边商贾往来络绎不绝,在明代前期就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商业活动街区——窑沟市。

“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漕抚都御史王宗沐在郡西黄河大堤的修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河下关厢避灾减灾的目的,以至于这里的商业更加繁荣。”

如此繁华的古镇,是如何消失的?而且路、房子都保存得完好,让人觉得是突然退市。目前专家们的普遍推测是当时洪水来临,这片街区的百姓都提前得到了消息,举家搬迁,所以这片街区得以保存得这么好,出土的器物也比较少。

“现在揭露出来的仅仅是这个繁华古镇的其中一条街巷。”王梦珊表示,“后期扩大考古挖掘的规模,有可能复原这座古镇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