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以人文视角打开运河之脉,纪录片《大运河》收官
连通南北,纵贯古今,大运河缓缓流淌在中国大地上,默默滋养着大河两岸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也润泽着千古流传的历史文化。近日,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正式收官。《大运河》用新视听、新媒介、新场域讲解了新时代的大运河故事,以大历史观的切口深层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

播放列表
21 Videos

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锚定先导段和示范区
1月6日,经系统谋划而启动实施的基本贯联全域的战略引领工程——江苏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正式开工,一批集文化和旅游、乡村振兴、富民惠民于一体的重点项目尽列其中。
2022年1-2月
系列宣传片“运河风味千万家”在悉尼推出
3月2日,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在官网和社交媒体推出线上大运河文化旅游专题宣传片“运河风味千万家”。
2022年4月
洛阳新馆落成和扬州承办论坛彰显大运河文化开放
5月18日,历时近两年建成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馆。
2022年6月
首都运河金融城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地标
6月,背倚北运河,遥望千年燃灯塔,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规划面积20.38平方公里的运河商务区,定位为首都运河金融城。
2022年6月
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
8月8日,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拉开帷幕。
2022年9月
河南新乡开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10月10日上午,河南省新乡市举行项目奠基仪式,正式开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新乡红旗区段),这也是新乡启动的首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
2020年10月
2022年1月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写入六省两市《政府工作报告》
1月至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先后举行“两会”,各自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写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或“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相关举措。
2022年3月
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4月28日,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来自岳城水库的水滚滚向前,京杭大运河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通水。
2022年5月
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互联互通
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通州、香河旅游船舶相向驶过船闸,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
2022年6月
浙江和安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整体亮相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6月在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第二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6月21日至27日在浙江湖州举办。
2022年8月
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2022年9月22日至25日在苏州举行
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于9月22日至25日在苏州举行,围绕“融合·创新·共享”的主题,以展览展示、主题论坛和特色活动等形式广泛传播运河文化,打造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
2022年10月
第三届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发展论坛举行
论坛由淮安市发展研究院主办,淮安市吴鞠通学术研究会、淮安市中医药学会等学会高级职称人员,淮安市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淮安市中药材种植与中药制造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论坛。




走进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
淮扬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也是文化廊道。如今的淮扬运河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生态、旅游和经济功能。它作为淮安人的母亲河、文化河,不仅承载着淮安千年的运河文化,也见证了昔日淮安漕运文化的兴盛,不断滋养着两岸城市和人民。
千年回眸



江苏文库方志编之《弘治昆山县志》:看“最强县”历史成绩单
2022年,昆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6.7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最强县级市”、县域经济“一哥”……昆山在历史上实力如何?

消费旺盛市场火爆,五一假期江苏全省文旅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
风和日丽,千红万紫,这个五一假期天气晴好,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各地旅游景点、乡村古镇街区及文博场馆等热度居高不下,文旅消费旺盛,文旅市场火爆,实现了江苏假日文旅市场安全有序、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