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南京图书馆 共赴一场运河历史文化拾贝之旅

六千四百里活水滋养两岸,两千五百年文脉悠远绵长。中国大运河沟通南北,穿越古今,承载着无数繁华的盛景和动人的往事。今年恰逢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4月13日,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南京图书馆,与“南图讲座”,共同邀请大运河文化研究资深学者李建臣,以《运河历史文化拾贝》为题展开主题演讲。

悠悠运河孕育千年文脉,沿线荟萃众多名士雅客,也留下了不胜枚举的杰作巨著。“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伴随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三(1)班同学们带来的大运河诗词诵读,本期“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拉开帷幕。

水是生命之源,河是文化之根。在农耕文明时代,河流除了灌溉农田润泽生命,还是交通运输主动脉。特别是大规模远途运输,水运不仅平稳、安全、舒适,而且效率是陆路的数十倍。

何为“运河”?“当自然河流不敷使用时,人们便劈山掘土,不惜成本开通新水道,形成了运河。”在李建臣看来,运河是人工改造自然的伟大成果。不仅如此,运河的开凿史几乎伴随整个人类文明史。

“如果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运河便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育和成长。”李建臣认为,透过一部运河发展史,足以窥见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发展史。“中华大地农耕文明出现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运河文化尤为丰富。中华文明序幕便开启于大禹治水。”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根据山川地理将华夏分为九州,因势利导疏浚九河,对许多自然河道做了改造。

接下来的数千年时光中,在华夏大地上,人们挖掘运河的身影始终未曾停歇。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战国时期魏惠王修建鸿沟,三国时期曹操修筑白沟……回顾古代运河的挖掘经过,李建臣表示,各个区域的运河开凿一般是围绕国家或地区的战略重心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运河的作用和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政治上,运河是维系国家大一统的纽带;经济上,运河是交通运输主干线,有的还兼顾排涝、抗旱、灌溉;文化上,运河促进信息沟通、文化交流;军事上,运河是运兵运粮重要通道。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数以千计,有据可考的运河,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无疑最为光彩夺目。讲座现场,李建臣特别梳理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形成所经历的几个重要的阶段。

公元605年正月,隋炀帝继位伊始,便决定以洛阳为中心,对历代运河进行一次大规模疏浚、整修、扩展和连接,形成一条旷古未有之大运河。通过重开通济渠、开凿永济渠、重开江南运河等工程,大运河在隋代完成了第一次全线贯通,形成了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北方的大运河。长达2700多公里的运河,贯通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第一大动脉,史称“隋唐大运河”。

600多年后元朝建都北京。为解决北京与杭州之间水运绕道洛阳的问题,忽必烈采纳郭守敬的设计方案,截弯取直,即保留大运河北京—河北段,在山东临清改道,南下聊城,经济宁、宿迁至淮安,复归隋唐大运河故道。大运河被改造为直接沟通北京与江南地区的内陆运输水道,形成中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南北大沟通,明清两朝维系了大运河的这一基本格局,使大运河一直发挥着漕粮北运、维系国家稳定繁荣等重要功能。

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李建臣按照各朝代时间顺序,与观众分享了三千年来,近20条具有代表性的运河。具体介绍了大运河开建的起因、各个河段形成的历史背景、涉及不同朝代、多个人物,一段段生动详实的典故引人入胜。演讲回溯运河的悠久历史,探寻运河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由此观照运河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讲座最后的抽奖送书环节中,现场共有十位幸运观众获得了由李建臣主编并亲笔签名书籍《运河上的京津冀》。

把古老的运河文明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的运河故事讲给世界听,把丰富的运河内涵讲给未来听。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自2022年开讲以来,持续弘扬大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故事,普及大运河知识,曾邀请过单霁翔、葛剑雄、莫砺锋、龚良等众多文化名家,打造运河版“百家讲坛”。线上线下相结合,13日的活动除现场观众外,还有46万观众通过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日报视频号等平台线上观看直播,共同参与这场文化拾贝之旅。

来源 | 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