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页
新闻中心
运河视听
线上运博
苏心河
运河进行曲
运河城市
运河遗珍
Menu
首页
新闻中心
运河视听
线上运博
苏心河
运河进行曲
运河城市
运河遗珍
不止《满江红》,这些词牌伴随江河万古流
正月里,电影《满江红》热映,引得全国争诵岳飞《满江红》词。
一提到《满江红》,大家首先想到岳飞的“怒发冲冠”“壮怀激烈”。其实,宋代还有许多著名词人用过《满江红》这个词牌,包括苏轼、辛弃疾,甚至婉约派柳永。
除了《满江红》之外,还有许多词牌名都“依江傍水”。
宋词《满江红》名家名作
大多“壮怀激烈”
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满江红》由唐代教坊曲《上江虹》演变而来,又名《念良游》《伤春曲》等,后改名为《满江红》。此调声情激越,格调沉郁,很适合用于抒发慷慨激越、豪放悲壮的情感。
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满江红”出自唐人小说,但历史文献上没有留下唐代“满江红”词的记载。现在我们能见到最早的《满江红》词是北宋词人柳永创制的。柳永的《乐章集》收录了四首《满江红》。
当婉约派柳永遇上《满江红》,虽然大多还是抒发哀愁、恋情和思念,但他也有打破这个“人设”的时候,比如其中一首描写了山水风光、乐观从军:“幕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柳永之后,苏、辛更是用《满江红》唱出了豪放派最强音。苏轼《满江红》写道:“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辛弃疾有34 首《满江红》存世,绝大多数都是表达满腔的愤恨和难酬的壮志。
这些词牌名自带“水韵”
《满江红》《临江仙》《西江月》《渡江云》《江城子》……这些词牌名里都有“江”。
《浣溪沙》《定风波》《清平乐》《水调歌头》……这些词牌名,自带浓浓的水韵。
苏轼的《水调歌头》,和岳飞的《满江红》一样众所周知。《水调歌头》这个词牌的诞生,与大运河密切相关。
隋炀帝在开凿运河背景下,创造了《水调》。杜牧就曾写过:“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并在诗文边标注:“炀帝凿汴河,自造《水调》。唐代,这一曲调被运用在诗歌之中,发展成了一整套体系,也就是“大曲”。宋代之后,相比“大曲”,文人更青睐短小的词调,《水调》中歌唱部分有一段比较好听,便被专门摘出,因为这段属于歌头部分,所以这一词调后来被称作《水调歌头》。
为什么这么多词牌名里都有大江大河,水韵十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高峰介绍,这有可能与古人依水而居有关。人们在有水源的地方相聚,因而产生一些词牌。《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等,都比较适合表达雄壮、豪放的情感,因为它们是长调,气势宏伟,和篇幅短小的小令不一样。
Prev
上一篇
边运粮边写日记,这个清朝人记录下当年的运河风貌
下一篇
颜真卿、白居易、韩滉……这条大河串起他们的故事
Next
最新内容
江河湖海“大满贯”,大省撑起大担当
最新进展!常泰长江大桥主塔施工进入最后阶段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入选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案例
以人文视角打开运河之脉,纪录片《大运河》收官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智享生活,数创未来!第五届运河电商大会在宿迁举行
内容推荐
越“夜”越精彩,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名单公布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水韵江苏”长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邀您来设计
2022年江苏生态环境状况成绩单出炉,江河交出优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