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页
新闻中心
运河视听
线上运博
苏心河
运河进行曲
运河城市
运河遗珍
Menu
首页
新闻中心
运河视听
线上运博
苏心河
运河进行曲
运河城市
运河遗珍
镇江肴肉,藏着老祖宗的吃肉智慧
连冻带肉咬一小口,像品味巧克力一样用舌头的温度将其融化,再用牙齿充分咀嚼,慢慢吞咽——酥香味充斥整个口腔后,夹几根姜丝蘸醋放入嘴中,清口(清理掉嘴中余味),接着咪一口茶,再回过来咬一小口肴肉,循环往复,直到吃完一整块肴肉……
△“肴肉配醋和姜丝
在吴荣生(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镇江肴肉制作技艺传承人)看来,急性子的现代人把肴肉放到醋里蘸一蘸,呼啦进口,半块就下肚了,有点“暴殄天物”,“不慢慢地、细细地品,根本感觉不到食物的滋味,更感受不到美食带来的‘暇意’(镇江话,惬意的意思)!”
镇江本地人对于如何细品一块肴肉,已经所知甚少,而外地人对于肴肉吃法就更“创意无限”了。朋友交的镇江女友带上肴肉当礼物见家长,“准婆婆”问都没问,直接大火爆炒上桌;吴荣生还见过有外地人直接把肴肉挂在屋檐下风干的。
△“肴肉面
“肴肉成品之后是不能‘烫’的(连制作的最后一步杀菌都不采用高温杀菌,而是采用超高压杀菌),因为一升温,肉就化了!”吴荣生说,也不是不能热吃,镇江传统的肴肉面,就是把两块肴肉放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里,肉被泡软了,立即托一口,肉入口即化,用镇江话讲,叫“滴滑”!
△过年期间宴春肴肉1天卖3吨
临近年关,吴荣生的手机三五分钟就会接到“开后门”的电话——今年工人从阳到阳康,停产了10天,按一天卖3吨计算,30吨的缺口,让宴春肴肉变得异常难买。“这东西还真没办法完全自动化,18道工序,肉从进厂到出厂成肴肉,就是要足足7天!”
几十年前,人们肚子里油水少,那时的肴肉没有厚厚一层白白、肥肥的脂肪“滂”在上面,是没人买单的。随着生活条件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宴春肴肉开始将猪蹄夹在肉皮和瘦肉之间的脂肪层踢除出来,再选取猪小腿上的一块瘦腱子肉贴一层,压平,接着用滚烫的老卤浇把表面油脂烫掉,让肉皮与瘦肉完全吸附。
这样的肴肉,就只有瘦肉的“酥”、肉皮的“润”和老卤的浓厚风味。而瘦肉里的蛋白质、肉皮里的胶原蛋白、肉卤里丰富的氨基酸,让吃肉这件事变得“童叟无欺”——毕竟就连肠胃功能弱的老年人,面对肴肉,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而崇尚营养学的年轻人更大可卸下对“吃肉三高、长胖”的“思想负担”。
老少皆宜,这也许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吃肉智慧。
Prev
上一篇
新春临近,扬州人开始“堆元宝”了!
下一篇
《运河风味》馋哭观众,探寻独特“冀味”美食之旅
Next
最新内容
江河湖海“大满贯”,大省撑起大担当
最新进展!常泰长江大桥主塔施工进入最后阶段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入选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案例
以人文视角打开运河之脉,纪录片《大运河》收官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智享生活,数创未来!第五届运河电商大会在宿迁举行
内容推荐
越“夜”越精彩,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名单公布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水韵江苏”长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邀您来设计
2022年江苏生态环境状况成绩单出炉,江河交出优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