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江苏省工业遗产名单公布,多家运河畔老工厂上榜

波澜壮阔的大运河,不仅孕育了两岸百年工业文明,而且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

近日,首批江苏省工业遗产名单公布。大运河畔的无锡永泰丝厂旧址(中国丝业博物馆)、常州第二无线电厂旧址(国光1937创意园)、苏州雷允上诵芬堂、镇江丹阳市轧花剥绒厂等工业遗产榜上有名。

永泰丝厂旧址(中国丝业博物馆)
中国民族工商业百年繁华的缩影

蚕丝之乡无锡丝业发达,客商云集,被誉为“丝码头”。在运河畔,曾有这样一座丝业大厂——永泰丝厂。

1896年,该厂由薛南溟与周舜卿合资创办,原址在上海七浦路,后整体搬迁至无锡南门外,生产的“金双鹿”“银双鹿”牌白厂丝,一度畅销海内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永泰丝厂如今位于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由车间厂房、准备车间楼、茧库等建筑组成,整体为民国风格,保存完好,是见证无锡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建筑之一。

2007年,永泰丝厂改建成中国丝业博物馆。这里全面展示了中国丝绸业和“丝都”无锡的辉煌历史,可以窥见中国民族工商业百年繁华的缩影。

馆内藏品丰富,既有200多件永泰丝厂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文物实物,还有享誉全球的名牌产品商标“银双鹿”“金双鹿”等原件……无锡唯一一套完整反映缫丝流程的机械设备也珍藏于馆内,其中包括了茧机、煮茧机、缫丝机和复摇机,突出展示“蚕、桑、种、缫丝、绢纺”的产业链,以及无锡在改良蚕种上的创新和特色。

据悉,目前该馆正在升级改造中,未来精彩值得期待。

常州第二无线电厂旧址(国光1937创意园)

王诤将军亲自规划布点的电子工业基地

国光1937科技文化创意园,是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厂区。它的另一个名字,也许更为大家所知——常州第二无线电厂旧址。

从最早于1937年创办的常州协进浆纱厂,到常州第二无线电厂,几经变迁,见证了常州电子工业的一路发展。这里是“共和国信息产业之父”王诤将军亲自规划布点的一个电子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重大贡献……

走进如今的创意园,现存遗产包括原铜网车间生产楼、常州电子计算机厂技术研究所楼,以及铜网织机、P22可拆卸式铜网屏蔽室、HZ8401汉字终端、SC801数字电报终端机、EX2442调制解调器等老物件。

改造后的旧址,保持了无线电厂最初的建筑特点,并未刻意将过去的痕迹完全抹去。其中的4号楼被改建成“王诤将军纪念馆”,场馆内设立“辉煌记忆长廊”,通过完整丰富的影像视听资料、珍贵的历史图片、模拟互动方式,展示出王诤将军一生卓越功勋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

“南有雷允上,北有同仁堂”

“南有雷允上,北有同仁堂”。此次入选工业遗产的雷允上诵芬堂药铺,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制售六神丸、行军散、痧药蟾酥丸等细料成药闻名全国。

时光倒回1734年,大运河上忙碌的水运,滋养出苏州阊门的繁华。当时的吴门名医雷大升(字允上),就在这里创立诵芬堂药铺,开启了一段传奇。

雷允上诵芬堂名气有多大?在清代宫廷画家徐扬为皇帝绘制的《姑苏繁华图》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万商云集的阊门,一家药铺门头悬刻“诵芬堂”三个大字,左右两边挂着黑色长匾上则写着“精选道地药材允执其信,虔修丸散膏丹上品为宗”,这也正是雷允上诵芬堂一直传承的祖训。

时至今日,阊门早已不再靠近运河主航道,转而成为了旅游胜地,但诵芬堂老药铺依然伫立在原址,并位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老店内,不仅能找到各类药品,也有备受患者们好评的中医门诊,还能看到非遗工作室(手工六神丸生产线)、手工灌装设备(漏斗、特质铜勺等)、六神丸老包装、六神丸质量标准及生产工艺等核心物项。300多年的传承,在新的时代依然延续着。

丹阳市轧花剥绒厂

新中国丹阳工业的长子

丹阳市轧花剥绒厂成立于1950年,最初名为良种轧花厂。位于大运河畔的它,是新中国丹阳工业的长子,为地区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承载着许多丹阳人共同的回忆。

半个世纪过去,丹阳市轧花剥绒厂现存遗址占地面积11亩,主要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包括轧花车间、剥绒车间、清花车间、棉花仓库、配电房及部分辅助建筑,是丹阳市乃至镇江市仅有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

其中,2000余平方米人字樑砖木结构建筑保存完好,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上海华兴记营造厂承建的,精湛的工艺,让厂房虽经历70多年风吹雨打,仍然保存着完整的结构,展现出较高的建筑力学价值,也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风格和建筑工艺提供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