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自大运河和宝带桥,这家博物馆和观众一起沉浸式“演戏”

1200年前,在大运河上架起一座横跨300米的长桥,背后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

1200年后,一群年轻人透过吴文化博物馆二楼的玻璃幕墙,遥望宝带桥,脑洞大开。

近日,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名为《水》的戏剧,在博物馆大厅里首演,观众沉浸式“参与”其中。

从逆水行舟到长桥卧波

纤夫阿溯“穿越时空”

几名年轻人身着黑衣,把大运河与宝带桥、人与水的故事“搬”进了博物馆大厅里。

“水利万物,不与万物争。逆水行舟……”阿溯是长洲一带的年轻纤夫,因为水性最好,师父带着他和一众年轻人去执行了重要的漕运工作,任务期间师父年迈溺于激流。

溯为了纪念师父也为了让拉纤工作更加安全,领着众人一起修桥。“哪怕一天打一根木桩,一个月架一个桥墩,总有一天,这桥会立在这玳玳河畔……”

桥终于建起来了,既便利了生活,也让拉纤工作更加安全。河边村落渐渐兴旺,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小虎。

一年水涝之灾,小虎因与玩伴打赌,也溺于水中,溯与众人在寻找小虎的过程中,也目睹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木桥倒塌了。众人心灰意冷,决定搬离这个伤心之地。

就在这时,时任地方官王大人捐出自己的宝带,重修长桥,疏水利民。众人重拾信心,万众一心,共建新桥。

新桥坚固,形似宝带,漂于水面,却又波澜不惊。人与水的关系,因为这座桥而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平衡。

博物馆里有个素人演绎社

创作灵感来自窗外长桥

这是一部以大运河和宝带桥为灵感的原创短剧,时长不到20分钟,用大量的肢体动作、片段式的叙事,呈现了人在与自然环境从抗争到和谐相处的过程,既体现了江南地区人与水、桥的紧密关系,又将宝带桥的相关历史信息融入其中。

从纤夫溯、溯的师父、水仆、王大人,到拟人化的水……参与《水》演出的演员,都是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的社员。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素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在博物馆的组织下形成社团,每周在博物馆内开展戏剧、音乐、舞蹈等各类演绎活动。

博物馆里的文物,是演绎社创作、表演的灵感来源。此前,他们以馆藏一级文物“双鸾瑞兽纹铜镜”为原型,创编剧目《身临其“镜”》。

这次,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窗外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宝带桥。吴文化博物馆毗邻大运河,坐落于澹台湖·宝带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内,与宝带桥隔水相望。透过博物馆二楼的玻璃幕墙,可以俯瞰宝带桥。

主创人员表示,希望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对周遭环境新的理解和关注。

玳玳河口的纤夫、捐宝带的王大人……

虚构中有写实

《水》是一部虚构作品,但剧中有许多写实的情节。比如,有一段台词介绍故事背景:“江南行省多数的漕粮贡赋,皆由江南运河于平江集中,然后由平望、八坼、松陵一路北来,经玳玳河直入护城河。玳玳河一段,水路复杂,暗流汹涌,拉纤的工作凶险许多。”

今天,宝带桥是大运河上的重要遗产点,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口。这座53孔联缀花岗石拱桥,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连拱石桥。桥全长347.8米,其中三孔联拱极高,方便通行大船,两旁各拱随路面下降,形成弓形弧线。

剧中捐出宝带修桥的“王大人”,历史上也确有其人。唐元和五年(810年),苏州刺史王仲舒实施“堤松江为路”工程:沿着松江修筑苏州至平望间的塘路,又在太湖水口架建木桥,这就是宝带桥的滥觞。这座桥平坦狭长,利于拉纤,又可宣泄太湖来水。南宋时宝带桥坍圮,后南宋、元、明、清历代曾多次重修。抗战时期,南端6孔被日军炸毁,1956年修复原貌,1982年再次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