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学者耗十年之功考证镇江京口救生会的源流脉络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长江江面浪大水急,难免有灾难发生。一旦发现江上有人落水,船只遇难,在江面上巡逻的救生红船就立即出发营救。镇江的京口救生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水上救生组织。

近日,镇江文史学者祝瑞洪撰写的《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溯源了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文化。

十年磨砺,还原救生历史的发展轨迹
翻开《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可以一览长江流域的救助历史。各种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史料记载、诗词歌赋等资料都在书中被收集与整理。
全书共90万字,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研究古代镇江自宋代到民国的水上救生历史源流,下卷主要研究明末清初以来长江全流域救生的历史源流,下限到清末。书中描述了长江流域古代民间救助、官方救助的历史,探索了这些救助方式形成的原因、发挥的作用及其对长江航运的影响。

从开始动笔到出版,祝瑞洪花了十年时间。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进入新世纪后,他就从事镇江市西津渡、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和文史研究,近年来主攻长江救生的历史文化研究,对长江救生的起源、发展,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研究分析工作。

徐元佐创设瓜洲救生局因坍江自南门迁化城寺再迁大口示意图

京口救生红船模型

“当时镇江京口救生会博物馆刚刚布展开放,关于古代救生的历史资料缺失,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留有很多疑问和遗憾。”祝瑞洪表示,许多资料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断章缺页,他辗转多方找到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从中发现救生历史发展的真实轨迹,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

例如,书中专门有对于蒋氏救生家族家谱的研究,背后是祝瑞洪对蒋氏家谱费尽周折的寻找,“这份家谱,为揭示蒋氏七代人163年救生的历史源流和传承提供了关键证据”。

往事越千年,中国救生船发端于1026年
通过对史料的深度挖掘,祝瑞洪发现,中国救生文化始于北宋的长江下游。《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三·四方津渡》记载了天圣四年(1026)翰林学士夏竦给仁宗皇帝的谏言:“金山、羊栏、左里、大孤、小孤、马当、长芦口等处,皆津济艰险,风浪卒起,舟船立至倾覆,逐年沉溺人命不少。乞于津渡险恶处官置小船十数只,差水手乘驾,专切救应。其诸路江河险恶处,亦乞勘会施行。”

周镐《江上救生》(原画藏于镇江博物馆)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长江沿线险渡要津就设置有官办救生船了,这也是世界上关于救生船的最早记载。“到2026年就整整一千年了,所以说中国拥有千古救生文化是实至名归。” 江苏镇江超岸寺避风馆、安徽桐城老洲头生生堂、针鱼嘴生生堂、江西章江好生堂、江苏镇江京口救生会……自明末清初到康熙年间,长江下游陆续出现了一批民间慈善救生组织。

这些都是民间士绅自发的行为:他们自己筹集资金、捐建救生船,制定抢救溺水者的方案,思考船舶在灾难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帮助涉江过河者安全通过险峻的江河急流和峡谷等。
他们还为落水遇险者提供避难所,将其送回家人身边;提供打捞尸体的服务,并对无主罹难者就地掩埋。
最早的救生组织诞生在镇江西津渡
镇江京口救生会虽然创设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晚于创设于顺治七年(1650)的老洲头生生堂,但它承继了创设于明末(1630年代)的镇江超岸寺避风馆的救生活动,并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才退出历史舞台,救生活动延续时间近320年。

因此可以说,京口救生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救生组织;而拥有310多年历史的京口救生会馆,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救生组织旧址,今天已开辟建设为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
走进位于镇江西津渡的救生会旧址,庭院中放置着一艘参照原貌缩小比例仿制的救生船,通体都被涂成醒目的鲜红色。船头上金锣高悬旗帜飞扬,还悬挂着一面造型独特的虎头牌。
直到民国时期,大型汽轮取代传统木船以后,救生会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时光荏苒,江水远去,如今的西津渡口,已不见当年人来货往红船如梭的景象。但以济渡救生为内核的慈善文化,却一直传承了下来。

从一地救生到一江两岸的追溯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祝瑞洪认为,仅仅孤立地研究镇江救生不足以认识和评价长江救生,更不足以认识和评价镇江救生在长江全流域古代救生中的地位,需要对长江全流域古代救生活动进行全面总体的考察。

京口救生会、章江好生堂、金陵救生局、武汉敦本堂、峡江救生局、岳州救生局、巴县拯溺堂……书中写道,“一家家古老的救生组织,闪烁着人类与生俱来的慈善的光,照亮那大江大湖、险滩湍流深不见底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