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山水舟行远”:131件套文物讲述江南与水的故事

江南先民饭稻羹鱼,他们也囤货吗?是的,大概囤了6000年,成了碳化稻谷。
六朝文人喜欢水滨雅集,曲水流觞用什么样的酒杯?反正不是高脚杯,而是一种青瓷耳杯。
吴文化博物馆跨年特展《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联合常熟博物馆主办,携手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吴中图书馆,展出131件套文物,讲述古人如何对山水进行空间布局、巧妙经营。山水如何塑造江南城市?地图上密布的水网,能给我们更直观的答案。

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的《平江图》,可以看出南宋时期苏州古城的水道布局。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出网状城市群,形成“水城-水镇-水村”的格局。
城市之间水网相连,市镇之间水路相通;城市内部亦由水系支撑起空间骨架,组织着城市的有序运转。城得水而活,悠悠航船将江南广阔的腹地自然的连为一体。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平江图》拓本。策展人员根据清代康熙年间的各种地方志,复原了苏南、浙北一带的江南水系图。从中可以看到大运河、长江、太湖等众多水系纵横交错。江南城市、市镇与村落,大多依山傍水。为了更加直观地向观众展示山水城市网络,博物馆工作人员考察了太湖流域及江南八府水系的情况,并挑选重点水系进行了采样。
江南文化中的山水精神,起始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江南。先民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也渐渐学会了利用自然山水优势。他们不仅刳木成舟、稻作渔猎,还善于舟师征伐。江南先民吃什么?饭稻羹鱼。草鞋山遗址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地貌类型为高台平原,存在垅岗和洼地,呈丘陵起伏状,分布有河塘、沼泽、小型湖泊和浅水洼地,粘质土壤具有良好的蓄水性。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种植水稻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次展览展出的新石器时代碳化稻谷,就是先民们囤到最后都没吃完的粮食。他们靠什么渡水?葫芦形黑衣陶罐,是先民用来渡水的工具。远古先民在猎取食物时常需与水搏斗。葫芦体轻、防湿性强、浮力大,所以很早就被人们作为浮具来使用。想去远方怎么办?那就造个小船。有段石锛是史前时期重要的造船工具。在制作独木舟时,树干坚硬而难以挖凿,所以需将树干上涂满湿泥巴,将需要挖凿的部位用火烧焦,使其变得松脆,再用石锛挖凿。
西晋衣冠南渡,南下的士人面对清旷灵秀之景,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三月上巳水滨雅集,成为文人生活中的一个“名场面”。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江南山水之美,在笔墨流转中得以永恒。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代表作,相传因为唐太宗太喜欢它了,所以真迹在唐代时成了昭陵的随葬。真本失传,历代“粉丝”的临摹却是不绝如缕,因此传世刻本种类繁多。渤海藏真本是明崇祯三年渤海陈息园刻。
明代渤海藏真本晋王羲之兰亭序拓本册,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它让我们得以一窥那场魏晋风流的雅集。

“曲水流觞”用的“觞”是什么样的?吴文化博物馆藏有张陵山西晋墓出土的青瓷耳杯及承盘。耳杯,又名羽觞,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魏晋。六朝名士曲水流觞所用的器具,就是这种耳杯。
唐宋之际,诗词、文人山水画独辟蹊径,至今我们还能读到、看到那个时候的“吴中好风景”;明清时期,市镇与自然逐渐分割,城林中造园艺术盛行,叠山引水,“信有山林在市城”。
山水情怀在江南文人的诗、画、园中继续生长。

明代文人钱穀应友人张凤翼之请,描绘其家园春夏之间的景色。画家从右侧园门画起,以怡旷轩、风木堂、尚友斋为中心,前有庭,后有园,渐次展开。王世贞所撰《求志园记》中采芳径、文鱼馆、香雪廊皆按图可索。“旦而旭、夕而月、风于春、雪于冬”,这座甲第名园中,当年曾是文人云集、清谈雅会频繁。明代钱穀《求志园图卷》,卷首有文徵明题“文鱼馆”三字,卷后有王世贞行书《求志园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笔下,姑苏城水网密布、水巷多、小桥多。那时,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江南文人泛舟行旅,舟船就成了“移动画室”。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长卷的王翚,还曾留下一幅《仿吴镇夏木垂阴图扇页》。这是王翚66岁临仿元四家之一吴镇的仿古作品,笔墨圆浑苍润,山环水绕,描绘了江南水乡温和秀丽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