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记】隋炀帝看琼花、露筋娘娘……细数流传于扬州大运河的民间传说

2019年10月17日 13:50:43 来源:扬州晚报

  运河学者研究大运河,往往依据正史,考证其历史、功能和价值,而研究运河文化则需要更多地关注野史、民间文学,取得第一手鲜活、生动的资料,而且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内容。

  千百年来,人们口耳相传的大运河传说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邗沟大王庙的传说、隋炀帝与大运河的传说以及露筋娘娘的传说,这些传说都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人民群众世代相承的价值观。

  邗沟大王庙传说

  如今重建的邗沟大王庙坐落于扬州城北古邗沟旁。据考证,邗沟大王庙旧址约由新址向东北五百米,虽面积不大,但巍峨不减,整座庙宇造型方正、青砖灰瓦、红柱白栏、回廊相连,庙内供奉着春秋和西汉的两位吴王,一是夫差,一是刘濞。

  此庙原建于何时,有多种说法。一说建于西汉时期,似乎经不起推敲。其时,为败国之君夫差建庙,纯属大忌。再者,刘濞乃叛王,为此两者建庙树碑,是为大逆不道。老百姓纵有此心,也无此胆。夫差挖邗沟和刘濞挖运盐河时,他们的重要性还未充分显现,所以原邗沟大王庙建于西汉,可能性不大。

  一说建于唐初,倒是很有可能。彼时,已有隋炀帝开挖大运河,繁荣了运河沿岸尤其是扬州的经济,唐人并不想把此功劳归于暴君,于是把这个功劳算到了两位吴王身上,如此推理,颇为恰当。

  此庙何人所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说《大观图经》中云:“功德在民,后人祀之。”由此可以推断,邗沟大王庙是老百姓所建。百姓们认为,两位吴王无论初衷怎样,结局如何,给人们带来财富和福祉却是事实。久之,大王庙亦被称为财神庙。据《扬州画舫录》记载:“邗沟大王庙在官河旁,正位为吴王夫差像,副位为汉吴王刘濞像。”“庙前之河,即唐宝历二年盐铁使王播奏,自城南阊门西七里港向东屈曲,取禅智寺桥,通旧官河,开凿一十九里之河也。是庙灵异,殿前石炉无顶,以香投之,即成灰烬,炉下一水窍,天雨积水不竭,有沙涨起水中,色如银。康熙间,居人辄借沙淘银,许愿缴还,乃获银。后借众还少,沙渐隐。”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财神日”,庙内外热闹非凡,爆竹声声,鼓乐阵阵,邗沟两岸香客云集,通宵达旦,络绎于途,成为旧时扬州有名的“财神胜会”。最奇特的是大王庙不仅可以求财得财,相传还可求子得子。两位吴王财神不仅保佑人间财富,还兼职做了“送子观音”,难怪香火如此之盛。

  还有一说是在西汉时期,彼时汉武帝长兄刘非为江都王,一天,古邗沟边有两个模样怪异的人支起炉灶炼丹,衙役觉得形迹可疑,欲带其回衙门盘查。二人不予理会,仍专心炼丹,任凭衙役如何用力,依旧稳如磐石。刘非得知后,下令士兵捉拿妖魔。据士兵说,每逢夜晚,万籁俱静的星空都有一个亮点从东南方向直射而来,倏地立在炼丹人面前,三人交谈声甚小,无法听清。但从身影依稀辨认出那正是吴王刘濞。吴王成仙返乡的消息迅速传开,不知何人在炼丹处砌了一座小庙,内供刘濞雕塑,名为“财神庙”,庙宇虽小,然香客日增。无奈刘非只得禀报朝廷,赐建大王庙。吴王四十年治理,“即山铸铜,煮海为盐”,致吴成为藩国中最具经济实力者,功不可没。人民有饭吃,过上了太平日子,处处得实惠,万民拥戴,不难理解。二十年过去了,百姓依然如此怀念他,避开过失不予计较,而记住他的好,这就是民心!汉武帝顺应民意,下令修筑“邗沟大王庙”,御题“赐建邗沟吴王庙”,并下诏追奉夫差和刘濞为“财神”。于是两位吴王得升仙位,受后人祭祀供奉。

  邗沟大王庙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今又复建。它是运河文化的源头,扬州繁荣的象征,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隋炀帝看琼花传说

  隋炀帝画像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之一。隋炀帝在传说中,始终是一个暴君形象。传说中,隋炀帝命麻叔谋为开河都督,此人凶狠残暴,喜蒸食小儿,遂使后来江淮一带小孩夜哭,大人常用“麻胡子”吓之,使其不哭。“麻胡子”(方言称“妈乌子”)即麻叔谋,“麻胡子”的形象,竟然于千百年间被家长们久试不爽地用来教育孩子。

  隋炀帝看琼花的传说,一千多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世代相承,家喻户晓,成为扬州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人说,这个传说“几近乱真,给琼花的身世和历史制造了极大的混乱”,恰也道出了其影响之深远。连清代学者孔尚任也毫不置疑地称:“琼花妖孽花,扬州缘此贵。花死隋宫灭,看花真无谓。”

  隋炀帝看琼花是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传承中出现过几个版本,但故事脉络基本不变。说的是隋朝时,扬州东门外居住着一对情投意合的年轻人,男的叫观郎,女的叫芍药。观郎心地善良,某日救助了一只受伤的白鹤。白鹤为感谢观郎,从天际给他衔来一粒花种。观郎与芍药将花种埋入土中,于是长出一株天下无双、清丽无比的琼花来。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争相前来观赏琼花。隋炀帝闻讯后,也开运河、乘龙舟来看琼花,一路上劳民伤财、极尽奢侈,招致民怨沸腾。当隋炀帝来到琼花台前,琼花不愿见昏君,突然间就凋谢了。隋炀帝气急挥剑,欲砍琼花,这时白鹤从天而降,携琼花化为一道金光而去。从此,人们为了记住琼花盛开的美好时光,便将观郎和芍药居住的地方分别唤作观巷街和芍药巷,把琼花生长的地方称为琼花观及琼花台。

  扬州历史上生长有琼花,应是确信无疑的,但初见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清《琼花志》云:“郡志谓花植于汉唐,两荣于宋,一揭于金,再枯于元,为琼花之始末。”扬州已于1985年将琼花定为扬州市花,后又于2005年将芍药增补为扬州市花。扬州市政协出版《扬州市花》一书,经考证后认为,琼花始植于唐代。

  琼花的高洁与美丽,也为世人所公论。历代歌咏琼花的诗篇不计其数,扬州琼花名扬天下。人们将世间最美好的词语用来描述琼花,其中以韩琦的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琼花消逝后,关于琼花的由来也颇有说法,人们普遍接受的是其中一种说法,即琼花绝非聚八仙,属母本聚八仙变异而来,但这种变异是举世无双和空前绝后的。

  与琼花关系紧密而久远的是扬州琼花观。琼花观原名后土庙,始建于汉成帝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宋时庙里生长的琼花扬名天下,后土庙也就被称作琼花观。琼花观也曾被称为“蕃釐观”,那是宋徽宗所赐名并御书匾额。“后土庙”名称比“琼花观”早出许多,宋代皇帝的题匾至今仍悬于观前,但老百姓只知道叫琼花观,扬州历史上“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看琼花盛况以及“隋炀帝看琼花”的传说太深入人心了。

  史学界对于隋炀帝的评价与隋炀帝看琼花传说是不一样的。隋炀帝在民众心中是昏君、暴君形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民众对宫廷政治知之甚少,他们的认知来自隋炀帝强征民夫、穷奢极欲给人民造成灾难的直观感受;二是隋亡以后的唐代君主,总是千方百计地诋毁前代君王,营造了强大舆论导向,以稳定自身的统治地位;三是隋炀帝死后葬于扬州雷塘,屡遭雷击,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与“上苍报应”联系在一起。隋炀帝功过是非可由史学界去研究,而在民间传说中隋炀帝只不过是封建帝王的象征而已,表达的是民众质朴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露筋娘娘的传说

  露筋娘娘传说是苏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故事。首见于北宋欧阳修的《憎蚊》诗中,内中有句云:“伤哉露筋女,万劫仇不复。”最先提到露筋女被蚊虫咬死一事。时至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载:“旧传有女子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夫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女云:‘吾宁处死,不可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人们视被蚊虫吸血而死的姑娘为贞女,并立祠以祀。露筋娘娘的故事遂传颂开来,并被历代诗人和官员们表彰和传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祠庙地处运河与邵伯湖之间,漕舟、商舶和渔船常从庙前经过,船民、商贾、旅客为祈求航行平安,都要入庙拜祭,且多有灵验,因而露筋娘娘的故事和形象又逐渐从贞女演变为运河船民、渔民的保护神,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敬爱,有若闽台的妈祖和北方民众祭奉的碧霞元君。其中出名的故事有漕运总督陶澍于嘉庆二十年(1815)“祷冰灵应”的故事。两江总督阮元曾为此作诗,有“隔岸近乡井,分风扶漕舟。庇民兼利运,神闸接湄洲”的句子,以示对女神的敬意。类似护堤阻水、佑护一方平安的故事常在民间口头流传,其中如“柳树护堤”的故事等。时至抗日战争期间,民间还流传露筋娘娘庇护当地民众,驱使神鸦骚扰日寇敌机的故事等。这些故事深切关系到民众的生活以及人们酷爱和平、热爱家园、憎恶侵略者的良好心愿。

  露筋祠女神塑像端庄明丽,作为封建道德的典范,历代诗人题咏极多,有关露筋祠的诗词和对联历代不绝。因此不乏文人与露筋娘娘心灵互通,写出著名碑记和诗词的故事,这些诗词有着较高的文学趣味和民俗性。康熙帝南巡时,曾入祠参观,并手书“节媛芳躅”匾额一方,悬于祠中。一些珍贵的碑刻尚存,其中如南宋米芾的《露筋石碑记》、明万历扬州府立的《重修露筋碑记》、清光绪九年两江总督立的《甘泉县露筋镇贞女祠碑记》等,保存基本完好。今原祠部分遗存因运河扩建时已不存,但民间仍在祠址附近重建小庙纪念,有关露筋娘娘的故事仍在父老乡亲口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