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百问,都在这里

长江流域有哪些美食美酒?

唯一的跨江古都是哪个城市?

被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在哪?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

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交汇融合,编织起丰富灿烂的文化之网,构成了著名的长江文化带,绵延不绝地为中华文明输送营养。

关于长江,你心中是不是有好多疑问?近日,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可以帮你解惑。

01

唯一的跨江古都是哪座城市?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长河,因其兴起的城市不计其数,历史上与长江有着紧密联系的千年古都有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苏州、江陵、绍兴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大地先后成立了数百个王朝或政权,因此形成了许多都城。据史念海先生研究,中国历史上的都城有217 个,“涉及的王朝或政权277 个,其中建立在内地的古都164 处,建立在周边各地的古都53 处;这些古都所在的地理位置涉及27 个省、市、自治区”。鉴于两百多个都城所建时间、区位的不同,都城之间存在着差异,有学者提出了“大古都”的概念,即将古代都城划分为多个层次,其中有少部分都城被称为“大古都”。初有“四大古都”之说,即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后有“六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将开封、杭州、安阳、郑州也列入“大古都”行列。

而南京是其中唯一跨江的古都。

02

被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在哪?

说起涪陵,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涪陵榨菜。其实,那里还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水文遗址——白鹤梁。

白鹤梁古称“巴子梁”,是一道长约1600米、平均宽15 米的天然巨型石梁,常年有白鹤群集梁上,相传古代道士尔朱通微修炼得道,在石梁上乘鹤仙去,“白鹤梁”由此得名。

千百年来,生活在涪陵长江沿岸的先民们以白鹤梁上雕刻的石鱼为水标,观测长江水位的变化,石鱼出水则意味着丰收年景将至,当地有“江水退,石鱼见,即年丰稔”之说。

如今,白鹤梁上共有165 段题刻,总计文字1万余字。题刻分布在石梁的各个位置,大部分时间淹没于水位线以下,冬季江水干枯时才显露水面。其中108 段题刻内容与水文信息相关,是目前全球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它记载了距今1200多年间的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信息,科学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份水位的演变状况,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代水文站,被科学工作者称为“长江古代水文资料的宝库”。

03

                                           长江流域美食有哪些?

川菜、鄂菜、湘菜……在中国八大菜系中,长江流域的菜系占到五席。

长江上游巴蜀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川菜。川菜的产生,与巴蜀文化善于吸收各地、各民族饮食文化有关,它是在融合了中国各地饮食风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川菜中的名菜狮子头源于扬州狮子头、八宝豆腐源于清宫御膳、蒜泥白肉源于满族白片肉等。川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三蒸九扣菜、家常菜、筵席菜、风味小吃、便餐菜五大类菜点,四千多个品种的菜肴风味体系,成为巴蜀文化的一朵奇葩。

长江中游的荆楚饮食文化形成了两大菜系——鄂菜和湘菜。湖北素称“千湖之省”,淡水鱼虾资源丰富,而咸鲜口味的形成可能与楚人爱吃鱼有关,导致鄂菜的调味偏咸鲜。湖北有“九省通衢”的雅称,因而在饮食上的兼容性很强,鄂菜吸收了吴越、巴蜀乃至粤桂、中原等地饮食文化精华,形成了以蒸煨为主、以水产为本且南北皆宜的特点。湘菜以辣为主,酸寓其中,偏酸重辣。湘人嗜酸喜辣,因其地处多山与潮湿之地,而酸辣之物有祛湿、祛风、养胃、健脾之功效;加之古时交通不便,盐难于运达,当地居民不得不以酸辣之物来调味。

长江下游的吴越饮食文化,分为苏州、淮扬、杭州、金陵、无锡等风味。不同地域的菜肴,虽有部分相通之处,但终究自成一家,各具特色。例如苏州和扬州,“一江之隔味不同”,其原因在于扬州在地理上素为南北之要道,因此在肴馔的口味上也就容易吸取南甜北咸的特点,逐渐形成自身“咸甜适中”的特色。而苏州相对受北方饮食文化影响较小,所以“趋甜”的特色也就保留下来了,尤其是对于食鱼文化的偏爱,更是独具特色。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是“中国国家文化公园丛书”中的一册。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我国启动建设的第五个国家文化公园。

本书作者李后强博士生长于长江流域,为自己是“长江人”而自豪,著有《长江学》,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战略前期参与者和推动者。全书共约100篇小文,系统梳理了长江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科技发展、生态保护及时代精神等多个面向,可以回应每位读者心中不一样的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