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徐州举行

11月25日至26日,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汉文化名城建设研讨会在徐州举办,本次峰会主题为“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众多专家、学者齐聚现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带来一场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头脑风暴。

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流淌2500年的悠悠大运河,与中华文明命运关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也是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脉络。千年运河的修造与利用,承托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协同共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在峰会上致辞。他表示,自古以来,中国的天然河流大致呈自西向东的流动方向,南北之间缺乏可供利用的天然河流,阻碍了历史时期不同区域的交融。“大运河的存在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况。”

邗沟、山阴故水道、鸿沟等早期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局部地区的沟通联系。隋代大运河的贯通,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水运交通体系。唐代中期以后,大运河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动脉。明清时期,漕粮转运进一步推动了地区协作,沿运地区民众为了维护漕运畅通、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建设工作为大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大运河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切写照。”夏锦文说,为了凸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这一传承中华文脉重要载体建设的时代意义,本届峰会的主题确定为“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为活动主办地,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徐州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夏锦文希望徐州分院以本届峰会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围绕大运河“楚汉文化高地”建设,在梳理历史脉络、挖掘文化资源、讲述运河故事、弘扬时代精神方面持续发力,为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主旨论坛

从运河园到热门博物馆

运河文化遗产彰显魅力

如何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会专家、学者带来丰富的思考,睿智之言、务实之策为投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社会各界带来深刻的感悟和启示。

浙东运河通江达海,是中国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200多公里的黄金水道,涵养了沿岸无数百姓。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邱志荣在主旨发言《守正创新 久久为功——浙东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实践》中分享了绍兴运河园和浙东运河文化园的建设情况。

位于绍兴市郊的绍兴运河园,全长4.5公里,运河纪事、沿河风情、古桥遗存……运河园如一部历史书,记载着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而浙东运河文化园位于浙东运河核心,其中的浙东运河博物馆今年开馆以来,已成为热门打卡地,馆内主展陈列以“通江达海、运济天下——浙东运河文化陈列”为主题,重点反映了2500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运的演变,以及浙东运河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产价值。“从运河园到浙东运河博物馆,彰显的是浙东运河独特的地位。”邱志荣说。

运河边文化遗产丰富,扬州城遗址蜀冈区域承载了扬州城从先秦时代到南宋时期1700余年的发展演变历史,是隋炀帝规划建设“陪都”江都宫的实物见证,代表了扬州城历史发展的巅峰阶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武廷海带来主旨发言《运河城市遗产认知与保护——以扬州蜀冈地区为例》。他认为,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首先要充分认识不同城市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体系中的独特价值。以扬州城遗址蜀冈为例,它是历史和当代扬州城市重要的、地标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扬州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结构、拓展城市空间,缔造古今交辉美好人居环境的关键地区。

“以蜀冈古城为基点,优化扬州‘国家遗产城市’‘世界运河名城’整体布局。”武廷海表示,江之都与运河城是扬州的文脉主根系,蜀冈区域挖掘传承是根本和根基。构建扬州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体系,重点可能在隋唐及其以前的蜀冈区域,唐宋以来扬州古城及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绿叶。

此外,河北省大运河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晏粱学术智库中心主任许梅以《两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和文化建设(2021-2022)》为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员馆员周润山以《大运河文化带的河南实践》为题,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郑民德以《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研究——以聊城市为例》为题,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徐晓光以《人类学视野下的大运河》为题,徐州市政府参事、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赵明奇以《徐州运河特点及历史分期探研》带来精彩的主旨发言。

专题报告

专家学者“头脑风暴”

分享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经验

11月26日,众多专家、学者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汉文化名城建设”为主题进行专题报告,分享了很多研究思路。

国家文化公园是千年大计的“国家工程”,如何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研究“演员”是谁、“舞台”在哪里、“剧本”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规划、搞好建设。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主任规划师阎欣进行了题为《文化让城市更美好——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的江苏实践》专题报告。他表示,选好“演员”就是要找到讲述中国、长江、大运河、江苏故事的“发声源”。比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搜集了5大类、27小类、约6000个国家级资源。搭好“舞台”就是寻找展示空间,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中主题展示区。最后是讲好“剧本”,“建设保护指引,成立领导小组,形成规划体系,最终完成能够指导实施的规划。”阎欣说。落到江苏,如何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干有成提出关于推进江苏大运河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协同建设的路径建议。“深入挖掘内涵,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依托相关成功经验做法,完善国家政策设计与评估;开展‘江河交汇区域’遗产调查研究;在已有专项规划基础上,编制相关协同融合规划。”干有成说,此外,在江苏文化一体化下进行科学配置资源,协同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对外传播交流等,让大运河、长江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

中国大运河延绵千里、跨越古今,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如何让大运河文化精神代代相传?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吕金伟在《凝练和打造大运河共性文化精神标识的思路》专题报告中表示,他认为首先要深化大运河文化共性文化精神阐释,并在标志性项日建设中强化共性文化精神的展示,广泛开展弘扬大运河共性文化精神的宣教活动,打造以“国家统一、区城协同”为理念基础的文旅形象。

“比如现在博物馆很受大众欢迎,是否可以创新博物馆等展馆的布展方式,丰富以生活文化展示为核心的历史古镇与主题街区模式,展现文化融合的历程,增强体验性,从而让人们感受大运河文化精神。”吕金伟说。

而在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王何芮看来,传承大运河文化精神的另一个途径是“美丽中轴”建设。“大运河江苏段‘美丽中轴’建设需要打造人民个体的心灵归属地,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空间中彰显其现代价值,营建好与现代生活呼应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

会上,淮北师范大学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任唤麟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路研究——产品、服务与产业视角》为题,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孟召宜以《运河城市徐州建设汉文化名城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为题还带来干货满满的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后,众多专家学者还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助力汉文化名城建设”展开圆桌沙龙,为与会嘉宾带来启迪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