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新增一座鱼文化博物馆

在被蜿蜒的长江环抱的土地上,有一座由四个沙洲组成的城市——扬中。5月18日,扬中鱼文化博物馆经过近900天的筹备,正式开馆试运营。这座博物馆规划、策展设计者,是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

鱼化石、鱼纹砖……

海量“鱼”元素展现鱼文化传承脉络

近乎一米的鱼纹砖墙,1亿~2亿年前的鱼化石……走进扬中鱼文化博物馆,海量的“鱼”元素扑面而来。

一块块石板上,“封印”着1亿~2亿年前的鱼。陈履生介绍,这些鱼化石来自全国各地,有来自东北的、西南的,还有来自镇江句容的。“我们可以看到鱼存在于地球上有着数亿年的历史,这些鱼化石展现了鱼进化、成形的历史过程。”

看完了鱼的形成过程,再来看看“鱼文化”的历史。陈履生表示,“新石器时代就有人面鱼纹彩陶盆出现,可见5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就开始用艺术的眼睛观察鱼,用艺术手法表现鱼。”

从西周墓葬所出土的鱼的装饰,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众多鱼的图案和装饰,再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鱼纹砖,“鱼文化”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脉络。

展厅内,有三面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是各式各样的鱼纹画像砖。其中,一面墙是整体呈现,画像砖镶嵌其中;另一面墙在展柜内,是用画像砖堆砌而成,还原了砖石的用途;还有一面墙专门展示画像砖的拓本,将上面的鱼纹样清晰地呈现。

仔细端详,这些画像砖、画像石上的图像一方面尽显世俗生活热腾腾的烟火气息,另一方面则展现当时人对于神仙世界的绚烂想象。这两类题材中,都有对鱼形象的描绘。

据介绍,馆内共藏有800多件从汉代到魏晋时期的鱼纹的画像砖,都是陈履生从各地收聚于此。

饼印木模、陶器、竹器、标本……在展厅内还能看到各种含有鱼元素的藏品。陈履生表示,“除了小部分藏品是扬中本土的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地区,希望能在一个彼此的相互关系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两件大型艺术装置,展现长江十年禁渔成果

在展厅内,除了有文物藏品的呈现,还有两件大型艺术装置。

其中,有一个角落里堆满了捕鱼用具,纵横联结的渔网、锈迹斑斑的鱼叉……交错缠绕出一个混沌的空间。而在另一侧,一条条“鱼”由少到多,渐渐找到了自己的组织。

艺术装置《漏网之鱼》

陈履生介绍,这件艺术装置名为《漏网之鱼》,寓意是在当前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趋势的一种状态。陈履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漏网之鱼》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多方合力的成果。“这件作品中的网具是由扬中市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大队收缴,再由扬中市崇德小学志愿者学生搬运至此,也体现了当前各方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支持。”

在展厅的正中央,还有一件高16米,由60多艘渔船组成的艺术装置,它同样出自陈履生之手。陈履生说,这件大型艺术装置《休》是以长江休渔为背景所创作的。长江禁渔实施以来,沿岸各地都积极响应国家休渔政策,渔民们转变了生活方式,渔业休了,渔船也休了,长江生态环境好了起来。

闲置渔船(图源陈履生微博)

看着这些被闲置渔船,陈履生萌生了创作念头,他将这些被闲置的渔船收了回来,用艺术的方式,赋予它们新的能量,让这些渔船重获新生。

与四面环绕的江水相连,承载独特地域文化

扬中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主航道南侧的雷公嘴、太平洲、西沙、中心沙4个沙洲组成,其中太平洲最大,史称万里长江中的第一大江心洲。

陈履生

鱼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离长江不远的地方。陈履生说,扬中作为长江中的小岛,自古以来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鱼文化与扬中的发展相生相伴。据元代《至顺镇江志》“土产”卷记载:扬子江中鱼类等水产品种非常丰富,有鲟、鲥、鮆(刀鱼)、回(鮰)、河㹠(鲀)、白、鲈、鲤 、鳖、虾等数十种。

陈履生从小生活在扬中,吃鱼、看鱼是日常。而童年时期看到的集市上卖鱼的场景,总能勾引起他对地域文化的思考。“这样的文化传统是数以千年来农业文明的一种延续发展,也是更久远的渔猎社会中的一种表现。”

2022年年初,陈履生接到了建设这座鱼文化博物馆的任务。“这次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博物馆的建筑主体是已经存在的,如果把博物馆建设比作作画,那么,毫无疑问鱼文化博物馆属于改画。它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在原有的画面基础上再去创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如今,这座鱼文化博物馆是按照陈履生的理想去建设的。他说:“我的想法就是把这座博物馆镶嵌在扬中这座岛上,成为与四面环绕的江水相连、与四面江水中的鱼相结合的这样一种独特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