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苏州的桥,拱拱拱拱……

9月21日至24日,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苏州举行。开幕当晚,与会嘉宾将夜游宝带桥,沉浸式感受宝带桥夜景,领略千年运河的绵延文脉。

宝带桥是一座拥有53孔的石拱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桥梁中最长的多孔石桥。

你知道吗?苏州历史上还曾有一座古桥,它和宝带桥一样,因大运河上的水利而生,比宝带桥还长,曾被称为“江南第一桥”。它就是吴江的垂虹桥。

1

今年5月,宝带桥-澹台湖公园改造提升完成,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长桥卧波,气势如虹。新型投光灯技术点亮桥体,再现“宝带串月”的人文景观。醉月岛、王仲舒雕像、漕运文化场景雕塑等元素,成为新的打卡点。

宝带桥位于苏州古城南大运河西侧,横跨澹台湖东出口。这座53孔联缀花岗石拱桥,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连拱石桥。桥全长347.8米,其中三孔联拱极高,方便通行大船,两旁各拱随路面下降,形成弓形弧线。

宝带桥的修筑,起源于大运河上的水利工程。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后,苏州各地方官都不断对江南运河加以疏浚,保障运河沟通南北、转输江南财富的功能。

唐元和五年(810年),苏州刺史王仲舒实施“堤松江为路”工程:沿着松江修筑苏州至平望间的塘路,又在太湖水口架建木桥,这就是宝带桥的滥觞。

这座桥平坦狭长,利于拉纤,又可宣泄太湖来水。

因为桥是王仲舒捐出宝带所建,所以名叫“宝带”。也有人说,长桥横卧水上,形似一条宝带。

南宋时宝带桥坍圮,后南宋、元、明、清历代曾多次重修。抗战时期,南端6孔被日军炸毁,1956年修复原貌,1982年再次维修。

乾隆皇帝在《过宝带桥有咏》写到:“金阊清晓放舟行,宝带春风波漾轻。孔五十三易疏泄,涨痕犹见与桥平。”

2

除了宝带桥,苏州还有一座桥,曾被誉为“江南第一长桥”,一度长达72孔、85孔。

“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北宋熙宁七年冬天,苏东坡从杭州通判调任高密知州,自运河北上,途经吴江,访好友、饮酒赋诗,游垂虹桥。垂虹亭上,对酒当歌的好友当中,就有时年已85岁的张先。他兴致不输少年,当即填词《定风波令》。此去经年。元丰四年,苏东坡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惊闻垂虹桥因海潮被毁,写下《书游垂虹亭》,怀念垂虹往事。

群星璀璨的北宋文坛,许多“大V”都曾为垂虹倾倒。北宋诗人苏舜钦描绘它:“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沈沈卧彩虹。”著名的“宋四家”之一米芾赞美它:“垂虹秋色满东南。”

唐寅《垂虹别意图卷》(局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祝允明题写《垂虹别意图卷》引首

时光荏苒,明正德年间,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大明文坛顶流唐伯虎、祝允明等17位苏州文人结伴来到垂虹桥,送别他们共同的朋友、弟子戴昭返乡。唐伯虎挥毫泼墨作画,祝允明提笔书写“垂虹别意”四字,沈周、谢表、祝枝山等“领衔”作了36首诗。

垂虹桥,不仅火遍了文艺圈,还席卷了美食界。晋代张翰因“思鲈鱼脍,菰叶羹,遂罢官归”。吴江垂虹桥所产四腮鲈鱼极有名,《吴郡志》卷二十九中说:“吴江长桥,南有四鳃鲈,味美而肉紧,九月霜下时收鲈鱼,以三尺者为佳。作鱼脍置香橙皮,细切为缕,与鲈脍相和,拨令调匀,即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之美味也。”南宋杨万里“鉴定完毕”之后,写下《松江鲈鱼》:“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上不论钱。”

“专注送别服务”上千年、让历代诗人都念念不忘、盛产东南至味鲈鱼……垂虹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近代大运河史料丛编》收录了一张拍摄于1919年前的老照片,留住了长桥的一抹“倩影”。

垂虹桥位于吴江区松陵镇东门外,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跨吴淞江头,东西千余尺,原本是一座木桥,用木数以万计,题名“利往桥”,取“便来济往,安若履道”之意。又因为与长堤相对,称“长桥”。桥身中央建有“垂虹亭”,可供游人休憩观景。

元泰定二年(1325年),判官张显祖把木桥改为石桥,开72孔。至元二年( 1336年),元帅宁玉再建,开85孔。到了明代,从洪武初年到成化年间多次修治,在桥堍两端汇泽亭、底定亭前镇以石狮。

1967年,垂虹桥坍塌。1996年、2005 年,吴江先后修缮桥西、东遗迹17孔。如今,垂虹遗址公园也成了吴江一景,垂虹断桥入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谁说残缺不是一种美呢。垂虹版“断桥残雪”,多少有点媲美杭州西湖十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