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运博大展抢先看!240余组出土文物讲述大运河考古新成果

回洛仓的铭文砖、隋炀帝的牙齿、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5月13日下午,“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幕。该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沿线8省(市)的24家文博、考古单位,共同筹备,汇聚了240余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全景式再现新时代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新变化和新成就。

据了解,大多数文物为首次展出。展览将持续到8月14日。

大运河沿线考古成果集中呈现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一项“最中国”的伟大奇迹工程。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在申遗的重要时刻,大运河考古工作追本溯源、挖掘价值,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为申遗成功提供了充分证据。

鎏金铜龙 唐

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开展200余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7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两处。

北京白浮泉遗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河南濮阳会通河(台前段)滚水坝遗址、淮安板闸遗址、安徽灵璧凤山大道隋唐运河遗址、安徽淮北市柳孜运河遗址……这次展览,集中呈现了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的考古成果。

展厅内复原的州桥

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策展人林留根说,这是借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对以往的考古工作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向世界遗产致敬,向大运河致敬!

运河沿线的粮仓究竟有多少?秘色瓷的烧造工艺究竟是什么样的?在展厅里,仔细逛,都能找到答案。而且,绝大多数文物都是首次亮相。

“王”铭铜矛,来自越国都邑?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开浚浙东运河的前身——山阴水道,为越国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展览,年代最久远的文物出土于浙江绍兴市亭山遗址群,有锋利的青铜剑、镌刻着“王”字铭文的铜矛、虎形铜牌饰……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亭山遗址群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以会稽山余脉亭山为中心,面积约7平方公里。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绍兴亭山遗址群考古发掘,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高等级礼制性公共建筑、祭祀坑、古代河道、船坞、临水码头、河岸护坡等,出土了鼎、剑、矛、戈等多件青铜器,经专家们论证,这处遗存丰富,建筑等级高,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核心区,可能与越国都邑有关。

“王”铭铜矛 春秋战国时期

尤其是“王”铭铜矛,非一般人能够拥有的。细细看去,“王”铭铜矛是一件有耳矛头,矛体呈柳叶形,骸和矛身之间铸有“王”字鸟虫书铭文。而鸟虫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影响波及中原地区。

隋炀帝的牙齿,齿龄50岁

隋炀帝的牙齿、鎏金铜铺首、萧后钿钗礼冠(复原件)……2013年,隋炀帝墓在江苏扬州被发现,这一发现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又一重要佐证。

萧后钿钗礼冠(复原件) 隋

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考古项目也被列入2013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在扬州被宇文化及缢杀。隋炀帝死后,他的墓地一直成谜,直到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工地被意外发现。

隋炀帝牙齿

据了解,隋炀帝墓是唐武德五年(622年)李渊修建,墓地分为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5个部分。考古发掘发现了鎏金铜铺首、十三环蹀躞带、萧后冠零部件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陵墓中发现了两枚牙齿,分别是右侧上颌第三臼齿和右侧下颌第二臼齿。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典藏征集部工作人员、展览内容策划张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展览特别展出了隋炀帝其中的一颗牙齿。“牙齿上有牙洞,磨损很厉害。经过检测,得出死者年龄为50岁左右,这和隋炀帝死亡年龄一致。”

1400年前的石砖,讲述传奇粮仓的故事

含嘉仓、回洛仓……这些粮仓遗址的发掘,是大运河沿线发达的漕运体系的历史见证。曾登上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的回洛仓刻铭砖,在此次展览中也可以看到。

“太仓署,新都仓,回洛城北竖街东第五行,纳丁粟贡米……大业四年十二月二十日。”仔细端详,刻铭砖上记录着仓窖的位置、粮食的数量,并留下了各级12位经手人姓名。

回洛仓刻铭砖 隋

这块砖随着这批粮食一起封存在大地之下,待到粮食取完核查无误后被废弃。直到1400多年后的一天,几名考古人员在回洛仓遗址的一处灰坑中,意外发现了这块被废弃的刻铭砖,打开了一扇见证运河兴衰的时间之门。

考古资料显示,回洛仓城内约有700座仓窖,它们间距10米,东西成排,南北成行,中间的十字形道路把仓城分割为四块区域,仓城中间设有署衙管理区域。

回洛仓的建造十分科学。专家推断,当时的人们,应是先在夯实的基槽内围挖出圆缸形仓窖,将仓壁土层拍打结实后进行火烤,随后在完全干燥后的仓壁上铺青膏泥防渗层,再铺木板、竹席,这样储存的粮食不易受潮发霉,能保存九年。

在这块刻铭砖旁,展示着大诗人杜甫写下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在砖块上刻下铭文的那些官员,应该看见过这番景象。

秘色瓷到底“秘”在哪里?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作《秘色越器》中的诗句。正是这首诗,让后世人们知道唐代有一种瓷器叫“秘色瓷”。

它的釉色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也是秘而不宣,人们只能从诗文中领略它的风采。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在出土文物或传世瓷器中发现秘色瓷的踪迹。许多人不禁怀疑:“秘色”究竟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可能它根本就不存在?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唐

直到法门寺地宫物帐碑的发现,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而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这件法门寺地宫“同款”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则证实了秘色瓷的产地,就是在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这件净瓶底部刻有“公”字,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八棱净瓶底部一样。

越窑瓷质匣钵 唐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两件越窑瓷质匣钵。原来,在当时的越窑,大多数越窑青瓷是通过多件堆叠烧制的。但这样的烧制方式容易导致灰尘落下、火焰翻滚,最终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制作高等级的青瓷时,工匠们使用了匣钵。

“因为只有使用瓷质匣钵,才能在烧制和冷却的过程中形成强还原气氛,让釉面展现出那种令人赞叹的天青色。”张弛表示,“这也体现了秘色瓷的烧制是不惜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