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眷还有“爱娟” 浙昆《风筝误》登陆京昆

2020年11月11日 18:25:36 来源:我苏网

  提起昆剧,如果只联想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那你一定没看过浙江昆剧团(以下简称“浙昆”)《风筝误》里的詹爱娟,这个“彩旦”丑陋粗鄙,却真实可爱,令人开怀大笑,今晚,这部经典喜剧登陆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在江苏紫金大戏院上演!

  《风筝误》讲的是纨绔子弟戚友先放风筝,请义弟韩琦仲题诗一首;风筝断线,跌落詹家院中,才貌兼具的二小姐淑娟拾到后和诗寄情;后风筝被返还到韩世勋手上,因倾慕淑娟才情,他又回诗一首;结果风筝落入貌丑刁钻的大小姐爱娟手中,由此引出一连串误会与巧合,以及韩、戚二公子与詹府两小姐之间的婚恋纠葛。  

 

  原著的作者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作为中国古代的“喜剧之王”,他不去内涵“笑中带泪”,只求博君一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帷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风筝误》是其最脍炙人口的一部喜剧,“普经脱稿,即传遍域中”,18世纪初还传至欧洲、日本。

  李渔极重视喜剧中的人物塑造,认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剧中个性最为鲜明的便是爱娟,她被塑造成一个“貌既不扬、性又顽劣”的急色少女,这一负面形象在特定的喜剧冲突中与韩世勋、淑娟正面品性的映照下逐步展示。比如,在“惊丑”中,爱娟冒充淑娟与韩世勋相见,爱娟急于求成,韩世勋坚持“文字缔交,不从色欲起见”;在“拒奸”中,同是看花,爱娟借观花说起亵语来,淑娟谨慎而对。不过,这种将外貌的美丑与品性的善恶划等号并绝对丑化角色的手法,也使人物失去了应有的丰满。

  在浙昆《风筝误》中,对爱娟的形象进行全面提升,这一角色叫“彩旦”,舞蹈、身段、步法、唱念在闺门旦与丑角之间来回切换,既有很强的技艺性与观赏性,又令人捧腹大笑,不是一味求丑,而是丑中有美,“她是位大家闺秀,在家里是很受宠爱的,自然会觉得自己很美;但受其生母‘嫉妒成风,咆哮成性’的影响,又时不时流露出丑态来。”导演、第一代詹爱娟扮演者王世菊说。

  上世纪50年代,王世菊扮演的詹爱娟一下子成为经典,2018年,当这部剧重新创排时,已退休的她又被请回来担纲导演,她再次对爱娟一角倾注了很多心血,“因为在本剧中这一角色难度最大”。接棒的是位青年男演员,名叫朱斌,工丑、副,嗓音清脆,基本功扎实,虽然之前也排过其中的“前亲”,不过他还是沉下心来对这个角色进行精打细磨,“尤其闺门旦的舞蹈、身段、步法、唱念需要反复练习”。王世菊则手把手给朱斌设计、纠正动作,比如詹爱娟出场亮相时,王世菊就让朱斌高高抬起下巴,“昆剧里人物的动作不仅要美,还要能表达内心,抬下巴不但增加了‘彩’的部分,还能体现詹爱娟作为大家闺秀的傲娇。”时至今日,王世菊非常高兴地说,詹爱娟这一经典角色终于后继有人了。

  对于这一角色,朱斌还融入了现代年轻人的理解:“这就是一位十分恨嫁又爱美心切的姑娘,就是性子太急了,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关心和教育也不够。”

  除了詹爱娟这一角色,经过浙昆五代人的系统整理和合理改编,剧中很多地方都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趣,比如原著有约三十出,改编之后只有十出,精简了不少;韩世勋的才华出众,原来是通过自报家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现在是在“贺岁”中增加了一个场景:大年初一,书童到处寻找韩世勋,结果发现他正躲在角落里读书……

  我苏网讯  记者/五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