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记忆 | “无边风月橹声中”的水城

2020年11月04日 17:22:12 来源:运河网

 

  民国时的著名剧作家周贻白曾有一首《竹枝词》,鲜活地描绘了无锡的水城风情,诗曰:“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无锡,典型的江南水城;水,是无锡最具特色的名片;沿着大小河道,是走近这座水城的捷径。

  水色江南,活色生香。无锡城因水而生,伴水而兴。“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民谣一直这么传说。的确,很久以前,这里已经水网密布,古运河汨汨流淌,后来才有了这座小城。那时的无锡只是一片乡野,虽然古吴国存世时,这里曾是政治军事中心,有过不小的古都城,但那一切随着吴越战争的硝烟散去早已灰飞烟灭。到了600多年后的西汉时期,靠着大运河的滋养,这才有了真正的无锡城。小城位于运河之西,梁溪河之东,地处两河环拥之间,自古得到两河的浸润滋养,受益良多。城里,既有古吴故水道穿过,环城又有运河拥抱,城中直河(弦河)两侧还分布着泄水用的各条支河(箭河),水水相通,相依相偎,世世代代滋养着百姓。

  无锡老城的格局也很是特别,“一弓一弦九箭地”描绘的正是城市的河道布局。“一弓”指的是东部弧形的护城河,其状犹如一张拉开的大弓;“一弦”指的是贯通南北的城中直河,也称“弦河”。两河之间的九条支河仿佛弓弦上搭着的“九支箭”,所以称为“箭河”,故有周贻白诗中的“一弓一弦九箭”之说。城中直河(即今中山路)原是江南运河的一部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是“古吴故水道”的一部分。在河道纵横、水流潆洄之间,有一块开阔地和一片白水荡,这里曾是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的行宫和花园所在。白水荡通过一条叫作映山河的小河勾连起了全部水系,使城东城西、城内城外的大小河流贯通一气。此外,老城内还有玉带河、束带河、前西溪、后西溪等大河小渎。密集的河流就像血管一样延伸流布于城市的每一个地方,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街巷就沿着河道曲曲折折蔓延伸展。在这座城市里,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有河水在流淌,水水相通相连,如果不是运河主流,便是运河分支,或者是分支的分支。

“一弓一弦九箭”的无锡老城龟背形地图

  无锡老城的地貌形如龟背,密集的水网犹如龟背上的纹理。曾有风水大师称这样的地貌格局暗合了周太王的龟背占卦,说这座龟背形的城池暗藏着无限的玄机。事实上,旧时水患频仍的江南,先民们总是择高地而居,无锡凸起的龟背形城垣主要还是依河流地形的顺势而为与智慧之选,并非藏着多少心机和深意。历朝历代,生活在这里的无锡人根据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对河道进行疏浚、填埋,对城市进行改造,无锡的城建史几乎就是一部河道的改造史。

  从资料看,漫长的古代史上,河道的改造更多是开凿与疏浚工程,因为那些河道本就是道路,舟船就是车马。史籍记录的唯一一次老无锡城内堵塞河道,是为了抵御倭寇。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无锡城遭遇倭寇侵袭,县令王其勤率领全城军民加固城防,以砖石城墙取代夯土城,城中运河也干脆关闭。由此运河改变了主航道,大船、重船、漕运船一律从城东外城河航行,只有官船、轻船、小船允许从城西的内城河来去。

  明清时的无锡,已经是运河畔的一颗熠熠闪亮的明珠。随着经济崛起,无锡老城内外商贾辐辏,厂房林立,一片繁荣景象。但毕竟城圈狭小,明代老城墙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格局的伸展,带来交通的不便。早在1912年,对城市未来有宏大构想的实业家荣德生就写下《无锡之将来》,首次提出了拆城筑路扩城方案:“无锡现在之马路,距离甚短,局面狭隘。至城市中之街道,尤为狭窄。两面之商店,多阻于河道,已无可退缩。故街道亦无从扩张,则终为小街市而已。欲辟大市街,不可不拆城,就城角筑一圆路,与现在之马路相接,而通行电车。将里城河填塞,以路旁之地售与商民,建筑工厂或市房。”1929年和1948年,锡金商会和地方士绅曾两度向省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议案,但皆未获准。新中国建立后,无锡县升格为无锡市,为苏南行政公署所在地,辖无锡、镇江、武进、苏州、松江诸区,行政地位极大提升。城市地位的改变推动了扩城辟市的步伐,1950年,拆城筑路方案或无锡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当年4月,无锡全市举行誓师大会,次年3月1日宣告环路通车,名“解放路”。

无锡城中直河(1958年填为中山路)

  1950年的拆城筑路,拉开了城市建设的序幕,城市河道的大规模改造就此开始,无锡这座河渎密布、桥梁众多的老城就此改变了延续千年的容颜。自从老城墙被拆除改造为解放环路后,无锡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填没了老城内一系列功能丧失的河道。

  1953年,无锡先是填没了开凿于北宋、环绕旧县衙的玉带河,河上的营桥、州桥、驻骢桥、石皮桥、会龙桥、庙桥,以及复兴路的小木桥等一并被拆除。1954年,又填没了三箭河、四箭河与六箭河。那时城中“九箭”中只剩下三箭河、六箭河沟通着两端的弓河与弦河,四箭河早已是是一条断头河。这三条河道被填没后,河上的冉泾桥、承贤桥、进士坊桥、风光桥、洞霓桥、斜桥、虹桥等也随之消失了。三箭河变成了新开河路,四箭河变成了留芳声巷,六箭河则成了崇宁路。

  此后,半圆形的“弓河”与笔直的“弦河”也先后被填没。弓河是一条自北门打铁桥至南门便民桥之间的弧形河道,沿着老城墙的内侧已缓缓流淌了两千年。除了两端的二桥,弓河上还有董家桥、蚬子桥、青牛桥、东林桥、书院桥、华德桥、新桥、槐树巷桥、田基浜桥、东新路桥和东门内吊桥等十多座桥梁,随着弓河的消失,这些桥梁也永远消失在了人们视野里。

无锡南门、望湖门及南水关

  1956年,在城市建设热潮中,五箭河、七箭河与城中的留郎桥河、前西溪、后西溪(水獭河)、斥渎(西河头)、胡桥河(营河)等河道也一起被填没,河上的留郎桥(柳浪桥)、永定桥(应宿桥)、兴隆桥(兴郎桥)、水獭桥、茅梓桥(毛竹桥)、迎溪桥、观桥、将军桥、神仙桥、东桥(小虹霓桥)、西桥(大虹霓桥)、社学桥、沈桥(本名东桥)等也一并被拆除。五箭河成了东河头巷,斥渎成了西河头巷,七箭河的新名字叫田基浜路,胡桥河填没后变身为今天的连元街。

  1958年,“大炼钢铁”的风潮过后,老城内外留下了千余座被废弃的土炼炉,一片狼藉。大量堆积的矿渣无处存放,于是被用来填河。八箭河、束带河(学桥河)、县下塘和锦树里河中,填埋的大都是废矿渣。城北的锦树里河,明代时的名字叫“亿丰仓河”,清代时称“仓前新河”,想必原来岸边有过大型粮仓,它与弓河、直河一起构成了一个漂亮的椭圆形环状河道。不过,这些河道的历史在“大跃进”时代戛然而止,连同河上的韩秀桥(含秀桥)、环秀桥(观雪桥)、青石桥、黄石桥(瑞虹桥)、护德桥(举德桥)、营桥、学桥、塔坊桥、堰桥、盛巷桥(兴宁桥)、兴隆桥、凤仪桥一起消失了,成为渐行渐远的城市记忆,又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填河后,八箭河拓为人民路,束带河成了学前街,县下塘就是今天的县前街。

  与此同时,被称为“弦河”的城中直河,也就是运河穿城而过的故水道,也消逝于激情燃烧的大跃进年代。填埋这条河的土方来自于正在开挖的惠山脚下的映山湖,那里正在借助锡山的景物,打造一座美丽的公园,一些有年头的祠堂老建筑也在此时被拆除。随着城中直河的被填埋,河上原有的三凤桥、南市桥、中市桥、大市桥、仓桥、岸桥等,也永远消逝于历史的烟尘之中,杳无痕迹。

古画里的水城无锡

  河填了,桥拆了。河道变成了路,河名、桥名变成了路名,前西溪、后西溪、南市桥、中市桥、东河头、西河头、岸桥弄、三凤桥······都是如此。城市旧貌换了新颜,陆上交通便利了许多,然而,旧时的水城样貌却不复存在了。虽然那片被水网滋养拥抱的老城厢容颜尽改,却依旧是无锡人心中最具根性的故土,保留下来的古运河两岸仍然是无锡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沿着千年汨汨流淌的古运河,有数不清的石埠码头,枕河而居的人们就从这里下船、登岸、出行,也在这里迎来送往、运输货品。明清之际,小城无锡还只是一个县,但凭借这份交通漕运的地缘优势,很快便成为四方八乡粮食、土布、丝茧的主要集散地,尤其是粮食年交易量逐年递增,最高时接近1000万石,与长沙、芜湖、九江一起成为“中国四大米市”,19世纪末20年代初,无锡跻身全国“五大碾米中心”之一,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其时,无锡棉布交易也日益兴旺,全城约有木织机45000多台,年产土布300万匹以上,民间缫丝土灶更是无计其数,缫丝业和纺织业,在市场需求刺激下也得以迅速成长。

  元代以后,无锡受到运河带动,经济地位日益显赫;明清时,原位于上海的粮道衙门也“南漕北移”落户无锡。凭借大运河的滋养,近代无锡一跃而起,成了有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和在交易背后运行的“钱码头”。古运河畔的工商脉动从未如此活跃,近代机器大生产与岸边活跃的商贸交易一起,促进了无锡的快速繁兴。

老无锡米市

  包括古运河在内的汨汨流淌的大小河道,见证了近代以来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的辉煌足迹,也见证了许多世家的变身与新望的崛起。清末民初,杨氏、薛氏等传统望族纷纷完成了家族的近代转型,这些官宦子弟投身曾国潘、李鸿章麾下,同谊往来,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在勤力构架中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同时,积极回锡开办实业,开启了民族资本经济发展的序幕。继起的荣氏、唐氏等将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共同铸就了“小上海”的辉煌。大运河及梁溪河两岸,一时间工厂林立,舟船繁忙,人流熙攘,客商络绎,盛况空前,地产无锡面粉、棉纱、丝麻产品,就这样沿着运河供应了半个中国市场,荣宗敬因此骄傲地宣称自己“衣食半个中国”。这样繁盛的景象,在绵延千年的历史时光中可谓罕见,在绵延千里的大运河市场亦独此一处。

  今天,宽阔的新运河上船来舟往、依旧繁忙。从惠山脚下至下甸桥的河面上,经常可以看到长长的拖曳着十几、数十条船的船队驶过,成为一道流动的水上风景线。这条11.2公里长的新运河并非天然河道,也是人工开凿。在大规模填河的“大跃进”时代,无锡就制定了这条新运河的开凿计划,并于1959年冬季正式开工,全市调动了14000多人参加挖河工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都有抽调河工的名额。然而,紧接着国家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干挖河的苦力活?所以运河工程也就自然叫停了。困难时期过去,刚开工不久又遭遇“文革”,社会秩序混乱,运河工程也时断时续,直到1983年12月才正式通航,前后历时达24年之久。好在这条历久完成的新运河利用效率极高,运输船往来穿梭,日夜不息,是中国运河航道上最繁忙的区段之一。

无锡古运河与新运河交会处

  在时光的流淌中,旧有的河道消失了,新的河道又诞生了。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荣的城市,就这样与水有着数千年的不解之缘。虽然,老城厢的河道大多已杳无踪迹,虽然,人们对运河的依赖已非昨日,但无锡人还是对那些河流充满了感恩和回忆。运河是无锡的乳母,也是无锡的脐带,运河带给无锡福祉的同时,还是这座城市久远历史的见证和鲜活的载体。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人人都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只有河流才是这片土地永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