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镇,游运河,央视带你跟着“书本”打卡《运河上的淮安》!

2022年01月30日 22:12:38 来源:运河网

  “淮安位踞大运河入淮之口,为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这座因大运河兴起的城市,蕴藏着怎样的大运河文化?一脚踏南北的淮安运河有何独特之处?让我们跟着“书本”打卡《运河上的淮安》。

  前几天,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播出了淮安系列节目,让我们跟着“书本旅行团”一起探索运河上的淮安,赏运河壮丽美景,品古镇水韵风情!

运河上的淮安(一)

  《地灵人杰话淮安》是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先生为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所撰写的一篇解说词。这部三十三回的纪录片全面展现了运河沿线各个城市的历史风貌。汪曾祺将笔墨倾注在了淮安这座城市。那么,淮安在运河沿线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张卫东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寻末口、游运河,访清晏园,在旅行中了解曾经淮安在运河沿线上的重要地位。

运河上的淮安(二)

  汪曾祺在《地灵人杰话淮安》中说,历史上的淮安并不平安。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导致自明清起淮安的水文环境开始复杂起来,漕船过淮北上也变得困难重重。那么黄河夺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本期节目,书本旅行团跟随汪曾祺先生的《地灵人杰话淮安》一文继续在淮安旅行,同学们在实验中,了解古运河上的闸门如何帮助船只逆水登高北上,在浪涛声中了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洪泽湖曾经如何保障运河畅通;在今天的水上立交感受千百年来国人利用水、控制水、保障运河通畅的智慧。

运河上的淮安(三)

  汪曾祺先生为《地灵人杰话淮安》一集撰写了解说词,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当时淮安运河两岸的风情。穿越三十多年的时光,今天的淮安是怎样的模样?本期书本旅行团在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荀德麟老师的带领下,从淮安市清江浦区出发,了解从古至今运河对淮安人的影响,走近运河两岸淮安人的生活。

  一脚踏南北的淮安运河有啥独特之处?

  在古代,淮安不仅是南北地理上的分界线,还是南北交通方式出现差异的分界线。在淮安运河以北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陆路,以车马代步;而运河以南则是“以船为马,以河为街”。淮安就是一个“南船北马”的城市,是古代主要交通方式出现差异的转折点。

  洪泽湖为啥高“悬”在淮安城上?

  汪曾祺先生在《地灵人杰话淮安》中写道:“自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苏北的水患就连年不断。”从明清时期起,泥沙淤堵河道是漕船过淮北上面临的最大问题,那时人们便开始修建大堤。在与黄河抗衡期间,洪泽湖的水位不断抬高,大堤也随之加高加固,使洪泽湖逐渐成为一座高悬于淮安城之上的“悬湖”。

  古代的河下古镇为啥能成为“不夜城”?

  河下古镇地处邗沟古末口的入淮处,作为漕运枢纽,周边城镇的造船厂应运而生。在明朝时期清江浦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漕船厂后,河下镇成了造船物资的集散地。这里工匠汇聚,商品应有尽有,尽显繁荣。

  汪曾祺先生在《地灵人杰话淮安》的解说中就有写道:“别看现在的河下镇好像很沉寂,当年,那是一座不夜城。店铺营业,通宵达旦,史称‘市不以夜休’”。

  (来源:央视科教、无线淮安、CCTV节目官网等运河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