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古城之中的山水长卷

2021年12月10日 16:03:07 来源:来源:扬州日报

  扬州城与古运河(邗沟)同生共长,作为扬州城水系重要成分的瘦西湖,通过多条河道与大运河相连,始终与大运河保持水源相通,在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同时,瘦西湖也成为这一世界遗产项目的遗产点。

  瘦西湖是一个处于唐扬州城遗址范围之内、宋扬州三城遗址之间、明清扬州城址之外、当今扬州主城区内西北部的园林风景区。

  进入21世纪后,瘦西湖景区不断扩容,从万花园、傍花村的建设到宋夹城考古遗址暨体育休闲公园的落成,再到双峰云栈、万松叠翠等景点的恢复,蜀冈一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面积从过去的6.67平方公里扩大到12.23平方公里。

  根据不同的景观特征,风景名胜区分为五大景区,即绿杨村景区、瘦西湖景区、蜀冈景区、唐子城景区和宋夹城景区。这五大板块,融“古城文化、湖上园林、人文生态、运动休闲”于一体,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开放包容的整体。瘦西湖园林景观,把中国山水卷轴画的艺术形式、空间布局、审美意境营建在现实大地上。

  01、古城之中的山水长卷

  瘦西湖是扬州的一个著名风景区。它位于今扬州主城区内西部偏北位置,南起天宁寺乾隆行宫御马头,北至蜀冈之上平山堂、观音山一带,占地面积近200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700亩。

张卓君 摄

  “瘦西湖”之名,最早出现于清初著名文人吴绮的《扬州鼓吹词》中,该书“小金山”一节写道:“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其东南有小金山焉,在城北约二三里……每逢夏日,郡人咸乘小舟徜徉其间以为乐,日夕归来,小舟点点如蜻蜓,掩映夕阳,直如画境,而扬州之风景游览,亦以此为最胜焉。”吴绮(1619-1694)是扬州人,康熙五年(1666年)任湖州知府,3年后失官回扬州,25年后的康熙三十三年去世。可见,瘦西湖之名在清顺治末、康熙初已经出现。

  雍正末、乾隆初的某年七月十四日(秋禊之日),钱塘(今杭州)诗人汪沆参与扬州红桥修禊,作《红桥秋禊词,同闵莲峰、王载扬、齐次风作》三首,其一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汪沆生长在西子湖畔,对杭州在南宋时留下的绰号“销金锅儿”印象深刻(“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见周密《武林旧事》),他看到扬州保障湖的冶游之盛,消费亦如熔金化银之坩埚,与南宋时的杭州好有一比,因而发出“故应唤作瘦西湖”的慨叹。

  此处“瘦西湖”的“瘦”字,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瘦小、瘦弱之类,而是指瘦长苗条、瘦俏秀丽,道出了这一面湖水宛转、曲折、秀美的形态特征。因而“瘦西湖”之名得以流传,其原名“保障湖”逐渐被它取代。

  也缘于此,瘦西湖的英文译名,近年来丢弃了原先“Small West Lake”“Thin West Lake”等不准确译法,采用了“Slender West Lake”这一译法,并成为公认和流行的英文名称。“small”本意是“小”,“thin”的本意是“瘦薄”,都很少褒义;而“slender”的意思是“苗条的”,恰恰符合瘦西湖之“瘦”的美学意义。

  瘦西湖景区的主要水域范围,北自大明寺蜀冈山脚下,南至大虹桥、西园曲水、天宁寺一带。在此范围内,天宁寺行宫御马头-西园曲水-大虹桥-小金山-莲花桥-熙春台-大明寺一线,景胜最为集中。

瘦西湖 孟德龙 摄

  进入21世纪后,瘦西湖景区不断扩容,从万花园、傍花村的建设到宋夹城考古遗址暨体育休闲公园的落成,再到双峰云栈、万松叠翠等景点的恢复,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面积从过去的6.67平方公里扩大到12.23平方公里。根据不同的景观特征,风景名胜区分为五大景区,即绿杨村景区、瘦西湖景区、蜀冈景区、唐子城景区和宋夹城景区。这五大板块,融“古城文化、湖上园林、人文生态、运动休闲”于一体,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开放包容的整体。

  因此,广义上的瘦西湖景观,包括了三个部分:天宁寺至西园曲水段是第一部分,大虹桥至平山堂间的瘦西湖景区是第二部分,蜀冈西峰至唐子城及宋夹城区域则为第三部分。这三个部分,体量庞大,景观丰富,水道委蛇,山色秀丽,风光旖旎,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

  02、由河而湖的前世今生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瘦西湖是一条河而非一泓湖,因为就其形态而言,瘦西湖确乎是一条河状的湖。

  追溯历史,瘦西湖曾有几个名称。王振世(1877-1954)撰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扬州览胜录》中说:“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后名保障湖,今名瘦西湖。” 李斗(?-1817)成书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扬州画舫录》卷十三云:“法海桥在关帝庙前,东西跨炮山河。炮山河受蜀冈、金匮、甘泉诸山水,由廿四桥出是桥,乃得与保障湖通,故炮山河亦名保障湖。”此外,也有称它为长春河的。再往前溯,还有与瘦西湖相关的其他名称,那就是保扬河。

  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1631-1692)在其《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三《南直五》中说:“保扬河在府西四里。城北三里旧有柴河,东达官河,西接市河入城,而城西一望平原,别无濠堑。崇祯十年(1637年),始自柴河口引城东运河绕西郭,复折而西南,接城南二里之宝带河,仍合运河,延袤十六里。时又于近河东岸缘垒为城,上设敌台以备流寇侵逼,因名曰保扬。”《读史方舆纪要》成书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可见保扬河在清初时是瘦西湖水域的一部分。

  保障河是随着历代扬州城址的变迁而逐渐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城壕和通向古运河的水道。它最初的水源来自扬州西北邗江、仪征两地区的江淮丘陵,将旧时扬州西山五塘诸水汇集于蜀冈南麓,再由蜀冈中峰和东峰之间的九曲池冲泻而出。

  因为保障河原来是有源头活水的,因此当初称河而不称湖。民国《江都县志》云:“保障湖北受相别桥水,环笔架山而南,东支过小石桥,迤西南至长春桥,与西支会湖水过长春桥,绕长春岭。莲花桥水西受平山堂坞及廿四桥之水来会,长春岭四周湖水广阔,又南为保障河即炮山河,通红桥,会北门城濠之水为西门外濠,过西门二钓桥南入江都县境,汇为南湖,及砚池东南,出二道沟口接运河。其内濠则自红桥以南,分北门城濠之水,过西门头钓桥至古渡桥,入江都境,与外濠水会,入南门子城,会新旧城市河,出响水桥接运河。保障湖之水自小石桥而东南与柴河接。”这段话把如今人们习称的瘦西湖分为三段,长春岭(即今小金山)以北为“保障湖”,以南为“保障河(炮山河)”,红桥以南为“二道沟”。《扬州览胜录》说:(瘦西)“湖之水,其源旧发于甘泉、金匮两山,由蜀冈中、东两峰间,注九曲池,汇蜀冈前。今九曲池涸,其源则发于蜀冈南麓平山堂与观音山交界处冲出之涧水,下注平山堂坞。”清末民初,扬州诗人李豫曾在其《湖上感近》诗中记述他亲眼所见平山堂下荷池被农人围垦为稻田,此后的若干年中,瘦西湖逐渐失去了源头活水,由“河”成为“湖”。

  概要地说,瘦西湖水系原发源于甘泉、金匮两山,由蜀冈东中两峰之间注入九曲池;后九曲池干涸,蜀冈南麓大明寺与观音山交界处冲出的涧水,下注平山堂坞;再后,冈上无水下注,湖水靠雨水蓄积。

瘦西湖 刘江瑞 摄

  湖水向南流约二里,在熙春台旁分为二支:一支折西过念四桥通蒿草河,一支向东至莲花埂,出莲花(五亭)桥下。出莲花桥而东,复又分为二支:一支过钓鱼台北,由玉版桥迤逦至长春桥;一支过湖上草堂、观自在亭折而北,至长春岭(梅岭春深)。此二支汇合于长春桥口再分为二支:一支北出长春桥向东流入迎恩河(潮河、柴河,今漕河),过迎恩桥至高桥入运河;另一支北出长春桥,北流里许折而向西,连接1958年开挖的农田灌溉渠道(即小运河),该渠道西行,与平山堂坞至二十四桥段湖水相连。

  在小金山琴室前,湖水南流,沿长堤春柳过大虹桥,入柳湖,往南接二道河(宋大城、明清旧城的西护城河),汇入荷花池后折而东,由安墩闸入运河。

  在大虹桥南的西园曲水湾处,河道又一分为二。一支折向东,至丁溪口屈曲南流,沿西门城壕,南行约二里与南湖汇合,再折向东入荷花池,由响水桥入运河(这一支河道19世纪80年代已被填平)。另一支由丁溪口经流过绿杨村,至镇淮门西(今老北门桥旁)再分为两支:一支北流过问月桥入迎恩河,与长春桥西来之水汇合;一支东流至丰乐下街香影廊茶社前,遂曲折而前再分为二支:一支入北水关南流进入小秦淮,经大东门桥、小东门桥而南,出龙头关入运河;一支由香影廊茶社前向东,循天宁门、广储门城壕(即明清古城北城壕),出便益门水闸入运河。

  03、城池变迁的生动见证

  瘦西湖的深厚历史渊源,在于它与扬州历史古城的密切关系,它见证了扬州城池的巨大变迁。

  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左传·哀公九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中原争霸,开挖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运河——邗沟,以便运送军队和物资,同时在长江北岸建造了一座新城——邗城。当时,邗城在蜀冈之上,冈下呈江水漫流状态。

  西汉初,吴王刘濞扩大楚广陵城,城周长达十四里半。此后相当长时间里,扬州城池没有太大变化。太和四年(369年),大司马桓温筑广陵城,声势浩大。刘宋大明二年(458年),竟陵王刘诞筑广陵城,南门即从此时开始修筑。这几次筑城、修城均未出蜀冈范围,其护城河最多也只是环绕冈上的城垣。但西南角的护城河,成为瘦西湖水系最初的发轫。

  隋代开始,扬州城向蜀冈下冲积平原扩张。唐代,罗城形成并南扩,其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次扩大。在安史之乱前的盛唐时代,蜀冈下罗城西城壕至少已经囊括了今瘦西湖景区内平山堂至熙春台段。最迟到盛唐年间,今瘦西湖的最北段水体已经形成。

  唐代扬州城的面积超过18平方公里,成为中国东南第一重镇。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战火频仍,扬州城屡遭摧毁,城池面积一再缩小。

  北宋扬州城由堡城、州城(大城)组成。南宋扬州城是宋金、宋元战争的军事前沿,南宋晚期形成了由宝祐城、夹城、大城构成的三城一体的“蜂腰城”。其中在五代末年基础上所建的宋大城的规模、形制现已确知,东、南两面仍沿唐罗城旧垣,城外即运河,北护城河为今漕河,西垣临唐代罗城西部的“九桥河”。

  熙春台至小金山段水系的形成时间,据文献推测,最迟不晚于元初。此段河道的水源,既有北来的平山堂坞水等,也有西来的廿四桥水等。北宋时期城防较松时,南北向河道水源充足。待夹城修成以后,宋三城护城河的用水量剧增,需要一条沟通夹城、州城城壕与廿四桥一带水系的沟渠向其提供水源。因此,连接今念四桥与小红(虹)桥间的东西向河流的沟通时间,很可能始于南宋。

  由此可见,自隋至元末的700多年间,经过隋唐罗城、宋大城与夹城、明旧城的修筑,其城壕逐渐连为一体,次第构筑了北起平山堂坞,向南经熙春台,东转至法海桥(1963年改名为藕香桥)到小金山,再南折抵大虹桥,稍南又转向东经老北门桥下,最后到达冶春园,这样一条绵延十多里的曲折水道,亦即今瘦西湖景区的主要水域。这条水系的成型,或直接起源于护城河的开凿,如平山堂至熙春台、桃园至小秦淮北两段;或一度作为城壕,如后周末年至元后期的小金山至大虹桥段;或与护城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熙春台至小金山一段开凿的目的是为了给宋三城供给水源,另承担了部分外护城河的功能。

瘦西湖 吴忠祥 摄

  到了明清,扬州城竟收缩至宋大城东南一隅。明清扬州城的规模与城墙、城壕位置,均见于文献的确切记载。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筑新城,东、南、西三面的城壕沿用旧制,而当时建城是为了抵挡来自东南方的倭寇,故未开凿北面的护城河。直到后来打通了城北新城壕的水路,才使得扬州城的护城河水网全面贯通。于是,瘦西湖水系得以抵达天宁寺,往东直通运河,整条水系完全成型。

  历史表明,在250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扬州城区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迁。瘦西湖既是扬州历史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这一变迁的重要见证者。如今瘦西湖的水域,既包括了唐代扬州及其以前的部分城壕,又包括了城池缩小后的宋城的部分城壕,还包括了明清扬州城的部分城壕。所以说,瘦西湖是一个处于唐扬州城遗址范围之内、宋扬州三城遗址之间、明清扬州城址之外、当今扬州主城区内西北部的园林风景区。

  扬州城与古运河(邗沟)同生共长,作为扬州城水系重要成分的瘦西湖,通过多条河道与大运河相连,始终与大运河保持水源相通,成为大运河的支流,因而它是大运河水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大运河水系和不同时代的城壕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也是大运河上独特的文化景观。因此,在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同时,瘦西湖成为这一世界遗产项目的遗产点,可谓实至名归。

  (来源: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