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运河—高邮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1年11月26日 18:46:30 来源:我苏网综合

  11月26日下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里运河-高邮灌区成功入选,成为江苏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据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都是世界级的遗产品牌,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新兴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的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传承古人可持续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此次里运河-高邮灌区的入选填补了江苏省灌溉工程遗产的空白,擦亮了江苏水利又一世界级“金名片”。

  那么,里运河-高邮灌区有着怎样的历史,它为何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

  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邮湖与高邮灌区之间,有两道堤坝。正是借助于这两道堤坝以及附设于其上的水利设施,使得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得到高效调配。那么,这两道堤坝是怎样形成的呢?

里运河—高邮灌区位置标示图。(资料照片) 来源:人民日报

  里运河介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其前身是开凿于春秋末期的邗沟。明代以前,处于运河西边的湖泊各自独立,人们便利用这些湖泊,开凿运道,使之相连,当时基本上做到了湖、运不分。但明代以后,情况变得复杂,因黄河夺淮造成河水在该运段蓄积,以及黄河治理手段不当等原因,使得该运段原有的小湖急剧扩张、勾连,形成了高邮湖、氾光湖、邵伯湖等等大的湖泊。漕船借湖道而行时,往往会遇到风急浪险的情况,漕船常遭翻覆。高邮湖更是有漕运第一鬼门关之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朝廷接受“宝应老人”柏丛桂提出的“必有重堤,左右翼夹,与湖隔离,运道乃安”的治河主张,动员5万余人,从宝应氾光湖槐楼以南到高邮的界首以北,在湖堤之东又筑一堤(即河堤),这样,在原有湖堤与河堤之间便形成河道,船只由以往的湖中行走改为河中航行。

  柏丛桂这位“宝应老人”,大约是最基层的河道管理人员,负责巡堤浚河之事。他提出的主张也是多年的经验所得。他提出修筑的这种河道,在明代水利工程上有专门的名称:月河或越河。其法分为两种:一于原河堤外数丈筑重堤,分水注两堤之间为河;一距老堤略远筑中堤,其外再筑外堤,分水注入中、外堤之间为河。1395年修筑的月河,使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这次月河修筑得很成功,这是运河扬州段河湖分离之始,它让来往船只成功避开了湖中行船的风浪,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渠内行船的好处。但这条河仅用了70多年就淤积了,漕船被迫重新冒险走湖道。

  到明代孝宗弘治三年(1490),当时掌管运粮的官员白昂,看到运粮船入高邮湖、宝应湖,常常翻船,于是在高邮堤东开了条河,以避风险,当时的工程是从杭家嘴到张家沟,长约40里,因河湖分开后,百姓获得了康宁、补益,所以,明孝宗便将这条河赐名为康济河。这条河年久堤坏,1575年又改道重修。

  总之,这只是替代了扬州段原有“湖漕”的一部分,它修好之后,北面的氾光湖航道便成为扬州运道第一险。嘉靖、万历都有官员上疏,效仿康济河,在氾光湖边修建月河,但一直议而不决,前后达90年。1582年,湖上一次飓风,淹死了千余人;1584年,数十艘漕船被掀翻,漕粮损失七八千石,官方才下定决心开凿该运段的月河,修好后,万历帝赐名“宏济河”。之后,官方再接再厉,继续修筑月河,让运道与白马湖河、邵伯湖和界首湖的原航道都分隔开来,这样,扬州运道由原先的湖上行舟全改为了河中行舟,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官舫商船经过此处,“若行天上,若行镜中”。此时,已是公元1600年了。

  扬州里运河的形成,若从1395年算,到1600年止,前后有200年之久。上世纪50年代末期,在古运河故道东侧开凿现在的运河,仍称为里运河,原来的运河故道局部填充,用作现运河西侧的堤防。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所说多侧重于“河堤”的历史,而里运河段的“湖堤”,历史更为悠久,北宋时官方便开始修筑了,当时是为了“筑堤界水”,避免湖水向周边漫流。

图源:方志江苏

  在修筑运道的同时,古人也在适当的地方修筑了闸门等水利设施,通过闸、洞、关、坝等设施,连通高邮湖、里运河和高邮灌区,这样便兼顾了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

  高邮市方志办的苏悦曾专文介绍过“里下河-高邮灌区”,她在《江苏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究竟有何神奇》中写到: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平江伯陈瑄在里运河东堤上修建了数十座减水坝,即高邮最早的归海坝。这些减水坝可在洪水盛涨时泄洪入海,保护里运河运堤安全,也可保证漕运畅通。明弘治三年(1490年),康济河开凿完成,运河东西两堤逐步完善,实现了“河湖分离”,避免了湖中行舟风浪之险,也让湖、河水量调蓄稳定。清康熙乾隆年间,多次新建归海坝、废除部分归海坝,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归海坝共有5座,统称“归海五坝”。清末,余下三坝。

  明清两代,高邮湖水通过运河闸洞向下排放,灌溉里下河万顷农田,变水患为水利。至民国10年(1921年),高邮里运河两岸已建成9闸9洞及4座归海坝,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排水体系。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代表性的水洞、水闸、水坝在发挥作用,为高邮境内农业灌溉排水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南水关洞,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琵琶洞,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子婴闸,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界首小闸,始建于顺治十年(1653年);车逻闸,始建于乾隆五年(1740年)。现在,运河水仍通过子婴闸、界首小闸、车逻闸自流进入灌区,日夜流淌,滋养农田。

  “里运河-高邮灌区”从蓄水、调水、漕运、配水到灌溉,协调运行,明显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诠释了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调控河流湖泊的典范。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鹏 紫牛新闻 扬州发布;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