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运河重生”要写好三篇“文”章

2021年04月03日 14:12:51 来源:扬州发布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清净运河水、保护运河岸、复兴运河城”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共同追求,“让古运河重生”的物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按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扬州在继续围绕大运河夯基固本的同时,还要着重写好三篇“文”章。

  布局运河文博展示。没有谁能重返历史现场,重回昔日荣光。当下,“让古运河重生”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布设主题明确、内容连贯、形式生动的运河文博展示,将古运河的前世今生、辉煌璀璨呈现在受众眼前,把古运河内蕴的文化灵魂和精神力量传递到群众心头。大手笔布局运河主题文博展示,应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精心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5个核心展示园、2条集中展示带、12个特色展示点。一要多方深入挖掘,充实每一个展示园(带、点、片区)的核心内容,克服部分展示点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二要强化园、带、点、片区之间以及各园、各带、各点、各片区之间历史和现实、物质与精神、地理空间与人文空间的逻辑关联,连点串线,缀片成面,最大限度地扩展运河文博展示的影响,将扬州这个唯一全城划入大运河文化带的地级市变成运河文博展示的不二代言。三要创新方式,在用好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广泛采用VR、AR等科技化、信息化、年轻化技术手段,打通年龄、时代、社群隔膜,实现大运河文化零障碍、无缝隙地“经典永流传”。

  做优运河文化产业。城市是文化产业的培养皿,文化产业则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定地域的文化产业应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基础,与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等基因要素相匹配。“让古运河重生”必须依托强大的运河文化产业。近年来,扬州组织各方面力量,先后挖掘提炼出与运河息息相关的一大批特色传统文化,但相关文化产业却存在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层次不高、主题不明、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不足等问题,多而不强、丰而不富的现象较为突出。做强做优运河文化产业,首先要切实推动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旅融合发展,充分运用运河元素和“三都”品牌,以“世界运河之都”串联“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美食之都”,以“东亚文化之都”为运河文旅提供深沉的文化精神支撑,用“世界美食之都”点燃和引爆世界人民对运河文旅的热情向往。其次,搭建更加坚实有力的文化产业投资运营平台,重构运营主体和方式,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整合扬州优秀文化资产资源,强化各产业之间的逻辑关联,以打造和提供运河主题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运河文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提档升级。

  加强运河文艺赋能。“让古运河重生”不仅是运河本体的物态重生,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复兴与赋能。古老的扬州运河诠释着融合融通的开放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务实勤奋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古运河重生”就要让这些精神在新时代闪烁光芒,赋能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文艺是传播文化、传承精神的优选方式,于潜移默化中铸魂塑形,在清风朗月里生气灌注。目前,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如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大型历史古装扬剧《鉴真》、实景演出《春江花月夜·唯美扬州》等在剧场舞台精彩绽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弘扬运河文化精神。今后,要利用扬州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创作更多符合时代审美和大众诉求的优秀文艺作品,再现更多先贤在扬州留下的足迹印痕,讲好当代扬州运河的故事,让运河真正成为精神的富矿,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让古运河重生”,既要让古运河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实现物理时空的重生,又要让古运河文脉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化作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人文时空的生生不息。当务之急,扬州要写好文博展示、文化产业、文艺赋能三篇“文”章,使之文脉贯通、文意酣畅、文气浩荡,构成“让古运河重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