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运河边的小小村落,凭什么被称作“天上村前”

2021年12月18日 15:37:40 来源:中国大运河

  在无锡运河畔,就有这么一座村庄。

  50多亩的小村落,竟然“藏着”百年钟楼、百年积谷仓、胡氏蒙学堂等21处文保单位,被誉为“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

  历史上很多声名显赫的人物都从这里走出。颜值佳、底蕴厚、鸡犬相闻,书香遍地。

  六百年间,它就如世外桃源一般,吸引了无数游人。

  这里就是村前村,人称“天上村前”。

  这个村子即将迎来“新生”。

  据了解,2021年村前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也是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之一。

  近期,《无锡市村前历史地段保护规划(2021-2035年)》获市政府批复。

  目前,项目正根据批准的建筑遗产修复方案开展保护修缮工程,6.5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计划月底完工。

  可以想象,修缮之后,这个氤氲着运河水汽,富有浓浓江南风韵的古老村落,将有无限惊喜等待揭开。

  跟上我们的脚步,看看无锡运河边这个小小村落,凭什么被称作“天上村前”?

  99处明清建筑遗迹,堪称“宝藏村”

  游走在村前古村的窄巷阡陌之间,随处可见古井、青砖路、石条凳、石敢当、石臼、雕花门窗、砖雕门头、骑马墙等文物。

  这里建有无锡最早的乡村公学,有最早的阴雨操场,还有中国第一座乡村图书馆、第一座乡村公园,保存的百年钟楼、百年积谷仓等明清建筑遗迹99处,一座小小的村前村,“宝藏”无数,令人惊叹。

  “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的美称,名不虚传。 

  百年积谷仓,建成于1889年,由胡雨人设计,胡壹修实施建造,原是胡氏义庄堆放粮食及对孤寡孤独残疾者慈善救济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原墙体内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标有英文字母的黄砖砌作而成的,由此可以证明,村前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中西文化的融合,当时的这个小村子,不封闭不落后,勇敢走在了“时代前沿”。如今,砌有黄砖原物的裸墙,也被专门用作展示。

  “胡氏公立蒙学堂”,简称“胡氏公学”,是1902年,由胡壹修、胡雨人兄弟在村前创办,是村前小学的前身,原先的村前小学就像花园一般,亭台楼阁,设计精巧。1937年,校舍大部分被侵华日军焚毁,之后经过翻新、合并,已不复当年面貌,只有1902年建的百年钟楼,还停留在那里,诉说着过往。

  在胡氏公学里,曾建有最早的阴雨操场,也叫晴雨操场,顾名思义,就是阴雨天都能开展活动的操场,能减少气候对户外活动的影响。阴雨操场占地约300平方米,是一间室内体育场所,如今已看不出旧时的模样。沿阴雨操场一侧是阴雨走廊,廊边修有排水沟,雨天学生在校内不用走水路。阴雨操场直到1982年冬还在使用。

  书香遍地,教育名人辈出

  村前村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诸多古老建筑遗迹,更在于其名人辈出。 村前村的村民大都姓胡,其先祖为北宋著名理学家胡瑗。胡瑗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名声远扬。至公元十五世纪年间,胡氏中的一支另辟新地建造村屋,并取名“村前”。“村前”之名,其间还隐含着“村前村前,样样在前”的激励之意。 胡壹修、胡雨人、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近百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学者都出自这里。

  其中,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胡雨人的故事为后世津津乐道。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胡雨人积极上书学部要求开展乡村义务教育。

  当时官立和层次较高的公立学堂多在城镇,乡村无书可读。胡雨人大声疾呼,举全家之财力,于村前村成立胡氏公立蒙学堂。

  在教学方法上,胡雨人首创单级独教的复式教育方法,这在当时的中国独无仅有,是为分科教育第一人。

  他还捐出自家藏书在村前设立天上图书馆,并发动亲朋好友赠书,图书馆藏书全盛时拥有书籍10万余册。据专家考证,是为中国最早的乡村图书馆。

天上市图书馆老图

  考虑到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在胡氏公学内开设蚕种场、小化工厂,培育蚕种,制作牙膏、汽水、肥皂,教授学生学习这些技艺,此举开创了近代职业技能教育的先河。

  胡氏公学成立后,教育女孩子的家塾扩充为公学女子部,这个女学,为整个无锡“女学之始”。

  胡雨人因病去世后,感念其为教育作出的卓越成就,蔡元培及吴稚晖等发起集资5000元筹建胡雨人铜像,立于村前公园。

  同样声名远播的,还有胡敦复、胡明复和胡刚复三兄弟,并称“胡氏三杰”。他们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教育界,为科教兴国奔走一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韵新风,未来可期

  据了解,村前建筑文化遗产分布相对零散,分为九大场景组群。在保护修缮中,遵循整体规划、梯次铺开、凸显重点、把握节奏的理念,对重要的历史建筑“修旧如旧”“修旧如新”,总体上保留江南风韵特色。

  《无锡市村前历史地段保护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得市政府批复。《规划》传承了村前的历史空间格局,重现了整体历史风貌,对村前历史地段的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彰显与传承了村前历史地段的优秀文化遗产。

  1.功能定位,紧扣“书香”

  规划基于村前独特的文化价值,创新提出了“天上村前、书香故里”主题功能定位。紧扣“书香”主题,结合村前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适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

  规划强调了保护的体系化、灵活性,实现文化的可感知、可传承。

  村前建筑文化遗产分布相对零散,统筹考虑建筑历史功能、地段特征、未来发展等因素,将建筑文化遗产分为九大场景组群。从乡村教育历史脉络出发,延续书香精神,做到“建筑可阅读、环境可阅读、生活方式可体验”的规划目标。

  根据此前计划,村内所有身份建筑予以保留,对胡雨人、胡仁培、胡云渠、胡汉学旧居等进行修缮,提取丰收积谷、种子学校、餐饮文化、水利智慧以及名人生活等原村素材,建设主题场馆,展示村前书香文化,体验名人书香生活。

  2.注入更多“水乡”特征

  村前原本呈现出“五水归田、田中落屋”的生态空间格局,一条垂直于河浜的老街贯穿东西、与村庄相伴而生,是一处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

  规划结合沿街绿化空间的设置,将现存水浜予以联通,既是对原“一河三浜” 生态格局的恢复,也为空间环境的营造注入更多“水乡”特征。

  村前老街汇集了大部分的建筑文化遗存,规划保护和恢复老街原有空间尺度、沿街界面及传统风貌,整治不符合风貌要求的建筑。按照传统街道原有的铺砌材料与方式,结合街巷两侧现状林木,设置多种形式的绿化,美化街道环境。

  恢复村前中心街、孝愉路、积谷仓东侧和南侧两条巷道的传统风貌,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仿佛走进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百年前的村前,老店、老宅、老路名、老庙堂……呈现出原滋原味的原村生活。

  3.创新恢复重要历史记忆场所

  随着城市发展变迁,传统民俗活动的空间承载和活动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应以片区的更新改造为契机,设置明确的民俗承载与衍生空间。

  如围绕村前“太平龙”,开展传统手工艺的恢复和创新,并将舞龙灯的习俗融入当代各种庆典活动。围绕救熄会,开展消防历史、消防设施的展览与科普。

  在漫长的历史中,村前有很多重要历史场所或被毁于战火,或被推平建上新宅,包括村前公园、天上图书馆、敦睦堂、安桥、银龙桥等等,它们都是村前乡土记忆的重要载体。规划将结合史料文献,创新恢复重要历史记忆场所,重新演绎历史文化内涵。

  目前,项目正根据批准的建筑遗产修复方案开展保护修缮工程,大木结构已经安装完毕,进入砌筑、粉刷、屋面结构阶段,水电管线已经预埋到位,预计年底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