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运河文化富矿 “串珠成线” 让无锡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0年07月08日 16:26:52 来源:无锡新传媒

  无锡大运河沿线众多的博物馆与文保单位,是收藏、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开掘这些富矿,找到促进文化遗产“活”化之路,将星罗棋布的文化场馆串珠成线,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展示区打造的主要工程之一。

  文化场馆承载运河文化富矿

  祝大椿故居建于清末,建筑做工考究、精致,是清名桥历史街区保护和修复最完整的名人故居,2006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经过提升,故居又承载了传统戏曲音乐博物馆的功能。沉寂的老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展陈区的四开间内,锡剧、江南丝竹、古琴、昆曲等非遗项目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文字、图片、乐器等多种形式得到展示,让参观者用眼睛感受非遗的美;演示区的亭台楼阁被布置成小型表演场地,坐在古朴的石凳上泡一壶茶听听戏,用耳朵去感受非遗的美;传习区里,一把把古琴整齐摆放,这里会进行常态化的非遗传习、授课。

  从一座少人问津的老宅摇身变成传统戏曲音乐博物馆,在实现文商旅融合的进程中,地域传统文化得到传播,文物资产得到盘活,清名桥历史街区大运河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后期还将通过导入文化类商业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形成常态化、特色化的文商旅融合示范基地。

  记者了解到,运河沿线70多家文化场馆类型齐全,其中有东林书院、黄埠墩等遗产保护展示型,民族音乐博物馆、周怀民藏画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等综合文化展示型,小娄巷、接官亭弄等历史文化街区型,还有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县商会旧址等近代工业遗产型。围绕这些文化场馆的新游线正在设计中,通过“运河绝版地主题游”“名人文化游”“文旅研学游”等文旅融合新品,让运河文化真正进入市民游客的生活。

  工业遗产博物馆群将整合提升

  “无锡运河沿线有如此多的博物馆、文化场馆,但较为零散,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区域地方文化的标识,以此形成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主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王健说,一个较为集中展示运河文化的场馆或是一条系统的游线是很有必要的。就无锡而言,地域文化中的工商文化品牌值得深挖。

  独特而厚重、不可复制的工业遗产,是无锡一张特殊文化名片。记者从无锡市运河办了解到,今年将活化利用无锡市两批工业遗产名录,因地制宜改造利用老旧厂房和设备,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高附加值产业,打造工商文化高端品牌。

  去年已经开工修缮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茂新面粉厂旧址,至今已经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此次修缮,博物馆在硬件改善的同时也在编制展览升级改造的方案及展览提升的内容文本,浓缩办展精华,增加活动空间,延伸展现工商业文化的时间跨度。今年,围绕保护、提升一批工商名人故居,无锡将打造以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为代表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群,提升展陈水平,探索活化利用新思路、新模式,形成点、线、面结合且涵盖多产业、多专题的近现代民族工商业文化展陈体系,系统展现无锡独特的工商文化。

  数字化展陈,时代感表达

  运河水流淌了两千年,运河故事还在发生,该用怎样的展陈来表达呢?江南大学的李道国教授告诉记者,在文化场馆的改造提升中,必须考虑到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场景做结合,将历史文化转化为城市文化旅游消费资源。“只有成为可消费可携带的文创产品,运河文化才能获得强劲的生命力,”李道国说,在区域经济日益开放的今天,需要再次审视无锡大运河历史的文化内核,置于城市文化经济建设的价值链中,赋予大运河文化的当代意涵。除了展览展示,为大运河沿线博物馆、文保单位与优秀设计机构提供创意设计及落地转化、产品生产销售等对接平台,加强版权保护,注重文创产品落地和销售,都是活化呈现运河文化的必要环节。

  “不少城市对于采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才能让大众愿意走进场馆,都有困惑。”王健说,不妨尝试数字化展陈手段,用5G、AR、VR等数字技术,来表达生活变迁、水情更迭以及环境变化。而类似的探索尝试无锡早已开始。运河公园内的周怀民藏画馆是一栋民国建筑,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10年的九丰面粉厂老厂房。工作人员介绍,藏画馆去年开始尝试推广数字博物馆技术。打开藏画馆微信公众号中的智慧导览系统,只要走近任何一幅展品,手机就会自动播放语音解说,并配备相应视频,仿佛请了一名“私人解说员”。对于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也可以凭借有效证件免费租用导览机,边参观边了解展品的详细介绍。如果不能亲临展厅,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虚拟漫游”功能,360度全景“云参观”。

  (来源/无锡新传媒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