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到扬州 看运河

2021年01月01日 15:06:48 来源:新华日报

  □叶兆言

  2020年9月28日,世界运河城市派代表齐聚扬州,共话文旅产业。会议很正式很认真,非常隆重。我们也被邀请参加,胸前牌子上写着“嘉宾”。去时并不知道会议规模,只知道参观运河,参加论坛聊聊天。毕竟疫情期间,许多事必须从简,都做了减法。

  在扬州住在东关街上的街南书屋,刚接到邀请函,以为活动与书商有关,要与当地读者见面。没想到书屋并不是书店,而是一家非常不错的星级酒店,新建的老房子,低调典雅,有些奢侈,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很容易想起当年盐商的生活场景。扬州文化说白了,离不开一个俗字,这种俗渗透到了骨子里,走到哪都有感觉。我喜欢这种俗,从俗中透露出来的雅,才更值得玩味。有时候,文化的精髓就是人间的一股烟火味,文化离开了平民百姓,离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可能什么都不是。

  扬州的美食之都应该不是虚名,我不是美食家,嘴馋而已。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窃以为联合国颁发给中国的“美食之都”标签,只有扬州一家。没想到扬州人告诉我,已经有了三家,扬州竟然是第四家,这让我感到很煞风景,觉得十分委屈,替扬州人民打抱不平。印象中,美食之都就应该是在扬州,天下最好吃的佳肴,就应该是维扬菜,就是三丁包,就是大煮干丝,就是货真价实的大狮子头。扬州美食依靠的不是山珍海味,扬州美食就是能把家常菜做得有滋有味,化腐朽为神奇。

  到扬州,无非四处看看,看看古街,看看小巷,看看老房子。最终目标当然还是大运河。邗水无情日夜流,感觉扬州到处都是大运河的痕迹,与扬州有关,就是与大运河有关。“周遭二十四桥是,十六院中人已非”,不由地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陪汪曾祺老先生游扬州,我们就在运河边的一家早点铺前,等候冒着热气的三丁包出笼。那年头,扬州街头三丁包都好吃,放心买不会错。

  记忆最深的是与汪先生一起去寻找隋炀帝陵,“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我们去的正是这个雷塘。有一块阮元竖的碑,由当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虽然林木葱郁,却是满眼沧桑。人们永远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同样是为了缓解南方的怨恨和怀疑,为了控制富庶的江南,康熙乾隆下江南,成为盛世的粉饰,隋炀帝的巡游却导致了亡国。

  隋炀帝若不是亡了国,他的功业没几个皇帝能比。换句话说,大运河的丰功伟绩,不是在秦皇汉武这样的英雄人物手下完成,多少会让人感到意外和遗憾。浩大的治河工程,难免劳民伤财,但是后人的享用,则无穷无尽。唐朝诗人皮日休把隋炀帝修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清朝有位学者谈论隋炀帝,引用战国时西门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今天你们恨我怨我,百年以后你们想念我都来不及!”

  到了扬州,看到了大运河,还真有点感念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