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讲坛丨路璐:如何以大运河文化遗产建构国家形象?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与隋唐大运河三部分构成,绵延3200公里,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运河中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作为活着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呈现“国家形象”的富矿。

那么,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如何以大运河文化遗产建构国家形象?受农业部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路璐教授面向中东欧文化遗产学者,展开了一场题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国家形象研究》的线上讲座,阐述了大运河对于中国形象建构具有重要价值。

大运河作为一个典型的巨型文化遗产,具有被国家形象“征召”的潜在价值。从时间上看,大运河是国之命脉,象征着国家的权柄掌控。纵览我国历史,掌控了运河则掌控交通命脉,小之控制局部,大之掌握全局。

从空间上看,大运河文化带涵盖内容繁多,覆盖区域广泛,其整体性与联通性是其作为国家形象的基础。联通性体现在运河作为南北沟通的纽带影响了沿运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大一统的发展。整体性表现在大运河具有北连“环渤海经济带”,南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纵贯“一带一路”的空间布局。

大运河是运河文化生长的载体,记载着千年的运河故事,既包含与运河本体相联系的水工遗产、与运河紧密相连的村落、城镇的遗址遗产等文化景观,又囊括节日习俗、传统技艺、饮食文化以及衍生在大运河上的文学中的诗词歌赋。

作为叙事母题,大运河承载国家形象时,聚焦三重话语核心。

其一,生生不息与绵延不绝。大运河于春秋开凿,隋朝完成,唐宋繁荣,元代取直,明清疏通,历经各个朝代,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道法自然的智慧、百折不挠的斗志、创新包容的气度和汇通天下的理想。不断变化的运河景观,隐喻着变迁的、与现代性缠绕的中国形象。

其二,多元与统一。大运河作为文化纽带,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此基础上也联系着各个区域产生的文化,包括楚汉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运河的贯通使众多文化汇集为一体,携带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贯通国家认同。大运河多元地域文化的和谐共处,也代表着中国处理多元文化的能力,代表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有利于构建一种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

其三,保有自我与联接世界。大运河通过其独特的沟通区位,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精神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是一条联通世界的文化廊道。这条文化线路勾连起中华民族自我与世界的交流,促进国家间的精神文化交往,如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玄奘西行去印度取经等,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携手共进”的大国形象。

一方面,要重视“地方感”,在传承与重构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将富有意味的场景、符号与记忆“拉进”当下的框架中。大运河所承载的情感记忆需要依托当地生活空间、信仰活动、民俗活动等文化表征来呈现。因此必须对大运河沿岸的“地方感”进行保护,以重构应对现代化而逐渐消解的“共同体意识”,呈现国家形象。

另一方面,要重视“新媒体”带来的文化环境的剧烈变迁,同时立足当下生活主体的美学旨趣。由于虚拟与现实拥有同等的传播力,在新媒体虚拟景观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古运河与不断形成的现代运河层叠累积,给文化主体带来新的体验。

此外,鲜活的个体记忆通常潜藏在沿河民众日常生活的各类民俗事象和风俗文化中,而集体记忆需要个体记忆的源头活水,国家力量也需要下沉,为每个主体提供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因此大运河需要以当下生活主体热爱的方式深耕民意,以“我们”吸纳我的认同。

总之,国家以大运河这一巨型文化遗产建构大国形象,这个形象反过来又增强了个体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