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学斌:从艺金银细工40余年 一位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苦旅”

来源:大运河传播      2021年11月29日

大运河传媒讯(朱桂艳)扬州原江都双沟文化站是一个承载了时代记忆如今却略显清寂的地方。跟着导航来回绕了几次没找到,原来隐蔽在一条老旧小巷的深处。房子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建筑,墙壁斑驳,有些地方已脱落。广场内几乎看不到人,即使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依然显得空旷冷清。

你很难想象这里居然驻扎着一位金属艺术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扬州江都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所长方学斌。与文化站的老旧破败不同,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内藏着金光闪闪的宝物。它像一个小型私人博物馆,收藏了方学斌从艺40多年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鹿拉凤车》《汴河客舟》《浑天仪》等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大摆件,也有工艺讲究、造型精致的复古灯具、茶器等。最吸睛的要数“镇馆之宝”《大运之舟》,一艘为中国大运河创作的集金银细工技艺之大成的大龙舟,金碧辉煌,珠光宝气。2015年扬州2500年城庆,《大运之舟》是展出的“扛鼎之作”。2019年《大运之舟》在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中展出,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对其称赞不已。在下一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上,《大运之舟》将再次隆重登场。

在扬州,金银细工是和玉雕漆艺一样知名的传统手工艺。方学斌笑称自己“误入歧途”但无怨无悔、乐在其中。作为技艺传承人,他期待继续创作几件《大运之舟》这样有分量的作品,也对这项传统技艺可能面临的“后继无人”深感焦虑。

1、生于文化世家,19岁进厂学艺

1956年,方学斌出生于在扬州江都一个文化世家。祖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父亲从事金石篆刻艺术,母亲拥有一手剪纸绝活。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70年代中后期,原先属于统管范畴的金银器被重新允许在民间流通。正值改革开放前夜,中外经贸交流也在酝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科技几乎是空白,只有支持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出口创汇。在这样的背景下,江都金属工艺厂成立,承接北京以及广州来的外贸订单。

1975年,19岁的方学斌进入江都金属工艺厂学艺。他回忆,那些从事金银细工的匠人,有的改行敲铁锅去了,有的年纪大了已退休。当地人才无法填补空缺,厂里到上海“挖”了不少老手艺人,“这里面有很厉害的高手”。最高峰时,厂里这样的老师傅有四五十位。“他们十三四岁开始学艺,对这门工艺有很深的感情,看到我们年轻人规矩老实地跟着学,很喜欢也很愿意教。”只学了三年,方学斌就能够独立创作了。

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方学斌创作的高峰期。1979年独立设计创作的大型金银摆件《龙凤呈祥》成为电视剧《末代皇帝》的背景道具。1982年至1986年创作设计的金银大摆件《鹿拉凤车》《仿秦陵铜车马》《汴河客舟》《郑和宝船》连续四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在今年6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的《汴河客舟》《浑天仪》是扬州亮相的17件非遗作品中的2件,其中,《汴河客舟》为重点推介展品。方学斌介绍,《汴河客舟》取材于《清明上河图》中宋朝豪华游览官船形象,在尊重宋代造船法式的基础上运用传统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精心制作而成,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再现了宋朝平底内河纤拉游船的形态。

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冲击之下,金属厂自身的弊病暴露并放大,方学斌口中那个曾经有400多人的“南方一个重要的金银首饰加工点”开始走下坡路,直至2000年倒闭。

2、创作《大运之舟》,获工艺美术最高荣誉

方学斌舍不得丢下这门技艺,他先是接手老厂,后成立方学斌金艺工作室,继续从事金银工艺品创作。时代的浪潮来了又去,去了又来。2005年6月,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和保护现状,文化部开始了全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08年6月,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申报下来,对我们是一种肯定。”苦苦坚守的方学斌看到了希望,创办了江都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也是从那时起,他计划创作一件“比较有分量”的金银工艺品。按照构想,这件作品体量要大,视觉上要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要能体现金银细工的技艺和审美。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方学斌从小在运河边长大,他思来想去计划创作一件与运河主题相关的经典作品。

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更加激起了方学斌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从隋炀帝到康熙、乾隆,历史上数位皇帝多次乘龙舟下扬州,见证了扬州在历史上的兴盛繁华。他想制作一艘隋唐风格的龙舟,展现历代帝王下扬州的盛况,歌颂大运河的历史功绩。隋炀帝三下扬州,船队绵延几百里,这段历史有文字记载。但龙舟是什么样的,没有图片和实物留下来。创作隋唐风的龙舟需要有历史依据,为此方学斌到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国内各大博物馆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众多的专家学者,几易其稿才设计成型。

从构思、设计到制作完成,方学斌花了六年时间。红木波浪纹底座上,《大运之舟》长6米、高4米、宽2米,龙舟上有亭台楼阁,内设柱廊、门窗,门可开启,窗可转动。整只龙舟看上去金碧辉煌、雍容华贵,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皇家气派 。方学斌介绍,《大运之舟》主要采用金、银、铜、钢以及其他合金材料,镶嵌珍珠、玛瑙、松石、珊瑚等各种宝石万余粒,用到了弹、錾、雕、镂、镶嵌、掐丝、珐琅等几乎所有的金银细工传统技艺。“这是从艺40多年来,筹备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作品,制作过程无比艰辛。”2015年,《大运之舟》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金奖,这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荣誉。

3、创新中传承,期待新生力量注入

“金银细工”是中华文明史上一种古老精美的手工技艺,以金或银为主要材料,经过精细雕錾,制成或观赏或实用的金属手工艺品。常见的传统金银细工作品有金银首饰、金银配饰、金银器皿和金银摆饰四大类。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国内第一部国宝鉴赏普及读物《国宝大观》写道:“江苏邗江(时为江都)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玉玺’金印和十余件制作非常精细的小金饰件。从这些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细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方学斌介绍,江都金银细工技艺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后一度停滞,七十年代方得到恢复发展。

这些年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做了不少探索,比如与艺术院校合作,将金银细工技艺应用在公共环境艺术领域。今年7月,方学斌的团队受徐州沛县博物馆邀请,制作了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的《大风歌》大型铜壁画。铜壁画长26米,高12米,浮雕人物有七八十位,再现了大汉天朝的比武教习与民俗风物场景,给人以“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视觉震撼,是方学斌迄今为止完成的体量最大的一件壁画作品。这些年,随着成都、西安等成功出圈,“谁更人文”成为城市竞争的一个新维度,高铁站、星级酒店也是方学斌的客户。另一个方向是与文创结合。以往的摆件主要为观赏创作,实用性不强,更像是艺术品,在国潮崛起的当下,方学斌也在尝试制作茶器、酒器、灯具、配饰等文创工艺品。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江都金银细工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生存环境和传承发展面临挑战。这项技艺能否继续传承下去,方学斌直言自己对此是比较悲观的。江都金属工艺厂倒闭后,众多工艺大师流失,江都本土金艺技工纷纷转行,方学斌凭着一腔热血坚持到现在。用他的话说,也只是勉强维持生存,离做大、做强、做优还很远,“要是把这份投入拿来搞别的说不定早发财了”。儿子湖北美术学院毕业,从小受艺术熏陶,方学斌认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不会太差”,可他选择在互联网大厂搞虚拟现实技术。“年轻人哪怕没有基础,只要喜欢这个东西,想学、坐得住,我就认为他成功了一半。”想当年他的老师们,十三四岁拜师学艺,师傅又打又骂,几年才培养出来。现在的年轻人,毕业即承担了创收的责任,怎么坐得住?身为江都金银细工技艺传承人,方学斌认为创作经典的传世之作和将技艺传承下去是义不容辞的,他在等待对这项技艺感兴趣的有志青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