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汴河还“活”着,乾隆南巡在此“换乘”

在江苏,老汴河还“活”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在江苏,汴水、泗水流淌至今。

历史上,泗水是邗沟的“亲密搭档”。

邗沟及菏水示意图(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是大运河的“原点”。然而,这个“原点”只是沟通了长江至淮河。淮河向北怎么走?“得走泗水。”《图说宿迁大运河》执行主编朱伯俭说,如果没有泗水这个中国东方的南北主航道,吴王夫差大可不必开邗沟。

如果只有邗沟,还没办法沟通黄河与长江。纵贯宿迁南北的泗水,使大运河的“原点”邗沟得以发轫,沟通黄淮。

公元前484年,夫差率水师沿邗沟入淮水,渡淮水溯泗水北上,假道鲁国,在艾陵(今山东莱芜县境内)大败齐国,最后与晋国争霸。

                                                     老汴河 陆启辉 摄

汴水,是北宋开封的繁华之源。辉煌的往昔,定格在《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中。

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巨大的开封州桥遗址汴河剖面被搬进了展厅,向观众直观地展示隋唐至明清的地层累积。

在江苏,老汴河还“活”着,至今发挥着灌溉等功能。《图说宿迁大运河》收录了关于它的古地图,也展示了它的近照。

                       隋代通济渠示意图(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

唐宋汴河,隋代称通济渠。老汴河宿迁段,长 34.32 公里,是其下游要冲,隋唐宋大运河漕运全盛时代的标志性河道。南宋以后,汴河全线湮废。宿迁泗洪境内的老汴河,是今天仅存的一段,其区位、宽深,与隋代通济渠几乎没有变化。

元代黄河下游河道示意图(邹逸麟《千古黄河》,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2年版)

南宋年间,黄河夺占泗水。没过多久,夺泗的黄河又被大运河“借用”。

从元代开通京杭大运河,一直到清初,大运河“借黄行运”将近400年,古黄河成为运河的一部分,明代称之为“河漕”。

清代康熙年间,靳辅在宿迁境内治水,开通中河、皂河和支河,也就是中运河,最终实现了“黄运分立”,大运河不再“借用”黄河。

                                                   骆马湖 陆启辉 摄

洪泽湖和骆马湖,因明清治河而生,为保障运河而建。

朱伯俭说,老汴河、古黄河、中运河三条运河,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是宿迁人的骄傲,更是宿迁人坚韧精神的大地丰碑、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运河全图》局部

坚韧不拔,双手刨出鱼米乡

宿迁自古是鱼米之乡,顺山集遗址发现8000多年前的水稻。然而,晚明以后,水稻在宿迁几乎绝迹。这是为什么?

从明代中期到清代晚期的 400 多年间,宿迁处于黄河“极冲”、诸水“首冲”、运河“要冲”,是治河保漕重地。潘季驯、靳辅等治河名臣,无不在此殚精竭虑,大兴河工;康乾盛世的皇帝念兹在兹,敕谕连连,每次南巡,必亲临河工阅视,指划不厌其详,留下了繁复记录,被后世史家称之为“皇帝治河”。

                   靳辅《恭报到任疏》(《四库全书·文襄奏疏》卷一)

然而,明清两代的治河方略和举措,都是以漕运为首要目标和最高指针。保运道与保民生,是一个打不开的死结。

“康熙皇帝对于靳辅治水很生气。皇帝的目标是,既要能保证漕运畅通,又要能保证老百姓的田不受淹。但是,靳辅作为治河大臣,他很清楚,要想保运道,就不可能保住老百姓的农田,必须随时把多余的水减排到农田。”朱伯俭说。

康熙十六年至二十二年靳辅在宿迁县实施的主要河工(《江南通志》)

宿迁及周边地区成为“被牺牲的局部”,自然生态急剧衰变,经济社会持续衰落。上古至宋元的富庶之区、鱼米之乡,沦为水旱蝗交替的沙卤瘠壤,淮河流域灾患最频仍、民生最艰困,而河工、挽船等诸多劳役又最繁苛的地方。

世世代代的宿迁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和奉献,仅仅说吃苦耐劳是不够的,那是一种经得起灾患、横祸乃至摧残的精神,是一种越是身处劣境越百折不挠、坚忍坚韧的精神。”朱伯俭说。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宿迁种水稻才逐步发展起来。宿迁人用勤劳的双手,挖大土,抬大筐,再造一个鱼米之乡。宿迁、泗阳、沭阳、泗洪4县,仅支渠、大沟以上工程,就做了20多亿立方。

                                       古黄河 陆启辉 摄

如今,大运河是宿迁的生命河、母亲河。宿迁的生活、工业用水,都来自长江水,都是托大运河“送”来的。大运河两岸,也成了人们休闲观光的风光带,美不胜收。

乾隆南巡,在顺河集“换乘”

大运河不仅输送着北上的漕粮,还有南巡的皇帝。

顺河集行宫是乾隆南巡很重要的一站,现在已经只剩下遗址,位于现在宿迁的城区。在《图说宿迁大运河》中,《乾隆南巡图·顺河集离舟登陆》原图扫描件经国家博物馆授权而全幅刊载。

                               乾隆南巡图·顺河集离舟登陆(局部)

乾隆皇帝爱写诗,一生批量生产4万首。即使日理万机,即使在颠簸的旅途,他也笔耕不辍。他还给宫廷画家徐扬“命题作画”,选题就是从首次南巡的御制诗中选出的12首。“顺河集离舟登陆”就是其一。

                                               顺河集行宫 清·钱惟城

“宿迁是南巡途中惟一的马匹留驻之地。”朱伯俭介绍,乾隆帝结束首次南巡,回銮又至宿迁,在顺河集弃船登陆,骑马前行,踏上返京路程,运河船桅在身后渐渐消失。湖光山色,阡陌田园,绿树成荫,隐映村镇。乾隆帝被重重护卫着,悠然自得。坐了两个月船,终于从杭州到了宿迁顺河集行宫,可以舍舟登陆了,皇帝很开心,毕竟北方人还是爱“马上”出行。

参见著名学者高王凌《马上朝廷》,乾隆帝首次南巡,旱路1442里,28站;水路1294里,17站。往返共历时112天,平均每天走53里。从北京到宿迁,是陆上交通方式。从顺河集开始,大队改乘船只,马匹留驻宿迁,由当地饲养,确保膘肥体壮,以供回銮时“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