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漂浮物摇身变成艺术品,这场艺术展在湖北宜昌举办

非遗竹编江豚、橙皮纤维3D打印台灯、时光隧道……一件件由长江漂浮物降解、加工、处理后制成的展品,出自中国、英国、意大利、波兰、美国、斯洛伐克、印度等国家的26名艺术家之手,令人流连忘返,啧啧称奇。

近日,“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主题艺术展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此次艺术展开展以来,35万人(次)到现场观展,1500万人(次)通过慢直播线上观展。本次展览重点聚焦“废物循环、生物制造、文化传承”三大内容,具有在地化、国际范、互动性三大特点。在地化是指展览的内容与宜昌市的在地物和产业发展高度关联,即通过宜昌市的在地废弃物,来呈现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想。国际范主要体现在参展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上,本次展览邀请了全球范围内的知名艺术家参展。互动性是指展览通过大量的艺术装置和艺术作品,与市民形成良好互动,激发了人们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热情。水语花喃 人与自然的对话

“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艺术展围绕宜昌市在地物产与产业形态,从“废物循环”“生物制造”“文化传承”三大方向,征集到多个国家几十位艺术家、设计师、创意人利用50多种不同废弃物创造的再造艺术装置,并以其为原料创造的数百件艺术品,展现出对宜昌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构想以及对物质再利用与循环经济的产业实践初探。

宜昌被湖北省委赋予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任务目标,也更加坚定了宜昌市确立“可持续发展”展览主题,让这个展览有了更高探索价值和更大的探索空间。此次展览得到了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全力支持,更让这个展览变成了一场更有实验性、先锋性、话题性的可持续实践艺术展。

主策展人许刚说:“策展思路不过是顺着宜昌市的绿色实践,又往前走了一步。”一座城市只有深入理解了自然,才能精准把握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美学,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展上的作品只是初级作品,宜昌这座城市才是真正的大作品。

此次艺术展通过分享知识、寻求可持续发展、坚持人性与自然平等交流等环节,在健康、多元和可持续的条件下,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世界相互依存、互为帮助的共生关系。以宜昌长江三峡区域为在地化标本,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践行,重新了解、印证以前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认知,并构建新的和谐关系,不仅积极在现有的知识层面探寻,更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浴火涅槃 废品的前世今生

让工业废弃物成为创新产品的原材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宜昌市是我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要端稳“化工碗”,吃好“化工饭”,就必须抓好磷石膏等工业废弃物的艺术化、生活化应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推进,切实把化工产业做得更“绿”,用崭新的视角将工业废弃物变“绿”,做强、做大磷石膏产品开发创新实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是我国解决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政策之一。工业废弃物虽然不直接漂浮在江面上,但是对长江水质危害却非常大。此次艺术展上以磷石膏为材质的展品,为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物资,人类活动也留下了大量的遗弃物。这些遗弃物共有的名字就是废品、垃圾,这些也是资源,只是人们放错了地方。艺术家们用长江三峡库区的漂浮物和回收塑料板块等材料制作了救生圈椅、再生椅等大量的艺术品、实用品,为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文化传承始终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主要途径之一,武陵山区毛坝镇霸漆、龙舟、传统竹编等传统工艺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传统属于人类自然禀赋中的心理遗传信息,是积淀于深层的集体意识,促使人们感知故乡的乡土本色,唤起人类的共同记忆,既是对人类生命的领悟,又是对心灵最好的安抚。艺术展上传统渔船、竹编江豚等作品,既延续了文化传承,又展示了艺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助力作用。

用生物制造的形式,展出的秭归血橙、宜昌红茶、远安蘑菇等作品,反映出生命有机体与新的生物群体融合共生,是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重要的创新来源之一。

在展览现场,分散于各地方的大型互动装置也是这次艺术展的一大特色。参观者可观、可触、可听、可感,也可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对保护自然应尽的责任。共同迈向一个更大、更美好的清洁世界,共同实现持续发展的理想。

可持续实践艺术展受到了宜昌市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在有限的展览空间内,艺术和设计承载的绿色理念、价值在慢慢发酵,并成功地传递给来往的人们。

绿舞蹁跹 走向美好的绿色未来

近年来,宜昌市始终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宜昌市生态环境、住建、园林等部门持续以滨江公园城市建设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长江生态修复带建设,健全滨江绿道系统,努力将宜昌市打造成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中部绿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缔造。适当“留白”,林下空间打造给喜好健身的市民群众,留出人们“接地气”的地方,不断推进“大树周围装坐椅、石质座凳装木板、公园适地装球场、场地周边装衣挂、公共厕所装绿植”的公园“五装”微改造行动,树荫下的围椅、与花坛相连的无机磨石坐凳、古色古香的太师椅、为年轻人打造的发呆坐凳等,通过人性化改造和增设基础设施等便民服务,多元提升公园绿地公益服务属性和窗口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城市公园生态环境,让市民、游客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生态文明为魂。如今的宜昌,方向更清晰,信心更坚定,通过持续擦亮生态文明底色,将“一江两岸,山水相融”的自然美景与城市生态和市民生活紧密相连,构建“水文化”背景下长江大保护与文旅经济的良性互动,奋力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勾勒出宜业宜居宜旅的宜昌“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