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早点,“常”吃常欢喜

2022年01月05日 14:30:27 来源:现代快报

  冬日渐行渐深,在寒意的包裹中,感觉每日时光都变得局促起来。 停下忙碌的脚步,吃一口热乎乎的早餐,似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 将冒着热气的食物,和咕嘟咕嘟的热汤,一并下肚,这寒凉岁月自成温暖的小欢喜。

  古运河畔,常州人吃得自在,吃得讲究,吃得独具特色。 哪怕是一顿不需要什么高深烹饪技巧的早餐,同样让人过目难忘。 咀嚼之间,弥漫着火与烟的气息,藏着乡土与人情的回忆。 惊艳了,常州早点。

  煮:银丝面

  寒冷的冬季,来一碗冒着热气的面条,吃一口,暖遍全身。

  许多地方都有各自口味独特的面条,在常州,银丝面绝对是老常州人的心头爱。

  银丝面,面如其名,“洁白如银,纤细如丝”,浓香的汤底完全浸透面身,吃起来爽滑可口,富有嚼劲。

  再根据个人口感喜好加入蛋皮丝、虾仁、肉丝黄瓜丝、鸡汤等,一碗口味更佳的洁白银丝面,就诞生了。

  对于不少江南人来说,吃面不吃浇头,那是缺少“灵魂”的。

  将满满一大勺大排、素鸡等淋到面上,瞬间浓香四溢,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堪称锦上添花。

  腌:萝卜干

  靠山靠水的常州,在当地风土的滋养下,产生了诸多独特食材。

  其中著名的常州萝卜干,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腌制正宗的常州萝卜干,一般选用常州西门外的新闸红红皮萝卜。

  这种萝卜皮脆、肉白、味甜,是制作常州萝卜干的不二之选。

  选用小茴香、甘草、桂皮、丁香等多种香料炒熟搅拌,经过闷腌、上料、翻身、装坛等多道工序,做出的成品色泽黄中带红,咸中微甜,用心品尝,里面还有阳光、土地、运河水的味道。

  寒冬的清晨,摆上一碗滚热的粥,再来一盘萝卜干,早餐就妥妥帖帖给安排好了。

  包:焦溪团子

  快过年了,白白胖胖的团子,就要摆上常州家家户户的餐桌。

  看似简单的焦溪团子,有着团团圆圆的好意头,也承载着常州人浓浓的亲情。

  不同于煮着吃的汤圆,焦溪团子以蒸为主。透过热气腾腾的水气,一个个玲珑小巧的团子散发出糯米的香味。

  咬上一口,香糯的外皮配着香甜的内馅,让人味蕾大开。那种吃货快乐,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蒸:蒸儿糕

  老常州的童年里,一定少不了蒸儿糕。

  老一辈的人都说它是:两分钱、甜甜糯糯,要跟外婆撒娇才能吃到的味道。

  这种挑着担子卖的、可遇不可求的美食,大老远就能看到热气蒸腾和浓浓的米香味。

  两层白糕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芝麻糖,吃起来软糯又不失嚼劲。

  炸:铜鼓饼

  铜鼓饼也叫虾饼。在面糊里拌入葱花和白萝卜丝或者小虾,然后倒进圆形带波浪花边的铁勺,最后放进油锅里炸,定型变色就熟了。

  街头巷尾不起眼的小摊,老人仅靠一口油锅、一把铁勺和一身老手艺,就能让每天来排队的顾客人流如织。

  因为这里面,就藏着老常州的味觉密码。

  烤:麻糕

  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带着特有的焦香。说到常州风味的早餐,绕不开一块大麻糕。

  新鲜出炉麻糕,色泽金黄,十分诱人,夹起一块,在嘴边轻轻一咬,伴着腾腾热气,香、脆、酥、松……诸般体验,扑面而来。

  此时此刻,吃客们定会感叹一句:“好吃!”史料记载,乾隆下江南时,尝到麻糕也赞不绝口。

  麻糕可以分成两种口味,甜馅醇厚不腻,咸馅闻着就葱香扑鼻。

  如今,这些味道在悠悠岁月中,和故亲、乡土的记忆融合到一起,也就有了乡愁的味道。

  释意:别误会,常州人口中的“馒头”和外地人口中的不是一回事。肉包子、菜包子、小笼汤包……万物皆可叫“馒头”。

  组句:呦嗬,这馒头肉真多!

  释意:好吃,美味。

  组句:这鱼烧得怎么样?赞刚!

  释意:吃下去。

  组句:熊孩子这么点饭吃不完?快点食葬。

  钱钟书曾说:“在有职业的人眼里,早餐是今天的开始,吃饱了才能工作。”

  清晨的城市街头,冒着热气的早点铺、匆忙吃着早餐的人群……有了这些街景的映衬,一座城市的一天才算正式。

  早餐,唤醒的不仅是你我,更是那座城。

  它是人间暖心的第一味,也是最值得认真对待的那一味。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