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天12000个人物70吨红酸枝+紫檀,《姑苏繁华图》来啦

2020年07月31日 16:10:46 来源:看苏州

  12000多个人物、2000多栋房屋建筑、400多艘船、50多座桥梁……一件苏作木雕巨制,囊括古城苏州连绵数十里的繁华,栩栩如生,一览无余。

 

  她是耗费4000个日夜制作完成的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曾在2018年获得我国民间文艺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作品总长40.47米、高2.13米,在7月31日正式开幕的第九届中国苏州创博会上首次与苏州市民见面,展现别样形式下的经典传承。

  《姑苏繁华图》画卷

 

  《姑苏繁华图》(题跋中称其为《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该作品完成于1759年,历时24年,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姑苏繁华图》全长十二米多,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和两山之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描绘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

 

 

  缘起:“徐扬的起笔处也是我的出生地”

 

  施冬梅是苏州山前文化董事长,一名女企业家。从小生长在苏州木渎的她,浸润在丹青墨韵中,不仅有商业头脑,还藏着一颗“文心”。

  90年代末,施冬梅搬家时偶然收到一幅缩小版《姑苏繁华图》,作品一半篇幅描绘的都是木渎,让她记忆深刻:“原来百年前的家乡,就已经这么繁华了。”

  若初见是偶然,那再次邂逅大概便是缘分使然。施冬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年一个秋天的午后:“我的朋友送给我一幅《姑苏繁华图》画卷,我立刻在办公室的长廊打开了,当时脑子里闪现出的唯一想法,就是要把它用红木雕刻做出来。”

  强烈的愿望,来自于家乡情结。“《姑苏繁华图》徐扬起笔的地方,是木渎灵岩山脚下的山前村,是我出生的地方,对我来说,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情缘。”施冬梅说,“画上的山前村共有40余人,我的祖辈说不定就在其中。”

  回忆起陪着母亲在灵岩山寺做义工的童年时光,施冬梅的眼神变得极致温柔:“古刹里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让我向往,也为我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正是因为这一颗梦想的种子,才让施冬梅从一名村办企业的工人,变成了一个小厂的承包者,后又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公司发展至今:“既然有机会和能力把《姑苏繁华图》、把自己的家乡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呈现,那我就一定要试一试。”

 

 

  执着:耗费45吨红酸枝、25吨大叶紫檀

 

  施冬梅个性直爽、果断,有了想法,便立刻找来两名资深工匠,把设想告诉他们,希望尽快拿出制作方案。

  不料几日调研后,师傅给出的回答竟是:不要做。

 

  “长12.25米,画心高35.8厘米的原作,囊括了无数的人物、房屋建筑、桥梁等,若是将平面的画作转化为立体的雕刻,体量过大,元素过于密集,技术上无法达成,呈现效果也大打折扣。”施冬梅说,“但是,我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放弃,经过团队重新制定方案,我们打算按照原尺寸的3倍,制作放大版红木雕刻《姑苏繁华图》。”

  然而,红木雕刻《姑苏繁华图》的制作波折不断,常用原料大叶紫檀又出了问题。

 

  “这幅作品河流多,桅杆、纤绳、鱼线等部分极其细微,材料的密度、润度不够,时间一长,风一吹就会开裂,大叶紫檀的密度显然达不到。”木雕技师王杨春告诉记者。

  于是施冬梅二话不说,背起行囊,奔走于苏州、上海、深圳三地的木厂:“红酸枝是适合的原材料,但光是这样还不够,我要找到同一个朝南山头的木料,这样的木料颜色好看、油性足,肌理一致性较好,做出来效果才好。”

  大半年时间里,施冬梅不是在红木市场,就是和师傅们去木渎古镇的古松园、严家花园等地学习,研究前人的雕刻技艺:“我们对这幅画进行了解,发现它层次最多的地方有30多个层次,所以我们把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方式,浮雕、圆雕、镂空雕、立体雕等雕刻技法全都用于其中了。”

  最终,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耗费45吨红酸枝、25吨大叶紫檀,成品中丝绸、染料、粮食、金银铜铁器、珠宝玉器等小件应有尽有,树木、瓦片等图案难以计数;底座设计成“五福捧寿”,共有76只狮子,托架雕刻莲花,有着满满的美好寓意。

 

 

  细工:一块板打磨一整年

 

  繁杂的吴中风物、食色声香都雕刻于木面,难度可想而知,光是一根细小的枝丫就得雕镂上百刀,一个小人就要刻上5到6小时。

  为了用精工细作呈现姑苏盛世,施冬梅不断筛选木工工匠,团队换了一批又一批:“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形成了约60人的队伍,他们都有10年以上工龄,有着过硬的技术,同时,他们热爱雕刻艺术,不完全为了功利而来。”

  施冬梅说,雕刻不能急于求成:“速度过快,木材容易开叉;雕刻瓦片,就得像盖房子一样,一片片推进。不仅雕刻见真工,打磨也是极其费工夫,打磨一块板通常要花上一年时间。”因此,原本规划5至6年完成的工程整整花费了11年。

  11年的制作历程,整个团队日复一日地过着早晨7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的日子,几乎全年无休。只要不在红木市场、博物馆考察,施冬梅就在一旁陪着大家工作,乐此不疲。

  “我对工匠们的要求很严格,面对这么一幅名画,我希望他们展现最好的技艺,每个细节都要非常精致,每一个人物的表情、神态都要不同,不能千篇一律。”施冬梅说,“有时候,我会因为一点小细节和工人起争执,但现在看来,我当时的坚持是对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会不留遗憾。”

  刻刀之下,姑苏古城被重新构建,对于施冬梅和匠人来说,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如同他们的孩子,逐渐有了感情。“打磨完最后一块板,一些匠人竟然还有些失落,他们说,干了11年的活儿就要结束了,反倒有点舍不得。”施冬梅说。

  木雕技师王杨春更是这样评价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这是我33年雕刻生涯中最完美的作品。”

  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不尽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成本”二字,施冬梅绝口不提:“这幅作品的价值远超金钱的衡量标准,我希望将这件作品展示并留给世人,让苏作红木雕刻技艺得以传承。”

 

  把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运输到创博会会场,的确是件麻烦事儿,所有镂空的精雕细刻处,全都要用泡沫塑料固定,避免损坏。

  “但即便如此,我一接到创博会的邀请,就立刻答应了。我认为工艺美术是需要共享的,不能‘金屋藏娇’。”施冬梅说,“此次的展览,也是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首次与苏州市民见面,希望他们能从中读出时代印记,了解和传承苏州文脉。”
  (来源:看苏州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