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高堰卫淮扬——洪泽湖大堤的前世今生

2021年02月18日 10:18:30 来源:洪泽报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光荣地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登上了世界文化的高峰。洪泽湖大堤,作为历史上淮河和运河综合治理的关键,作为大运河枢纽,它的内涵、文化极为丰富。了解它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熟悉它应该成为大运河流域洪泽湖区域人们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必修课。本文将简要解读运河枢纽洪泽湖大堤作为御洪屏障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据史料记载,洪泽湖大堤最早修筑于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为广陵太守陈登所建,长约30里,当时名叫“捍淮堰”。唐朝时期,捍淮堰已经延建到现在的周桥一带。明朝永乐13年(公元1415年),陈瑄“增之以固淮”,此后,有人称它叫“高家长堤”。据说可能是因为捍淮堰一带“旧为高姓所居”。明朝隆庆6年(公元1572年)有官员陈文烛、王宗沐不忍百姓水灾之苦,克服重重困难,召集民众,将已坍塌的古堰增高、加厚、加长,“堤面广五丈,底广三丈,高丈许”,“北自武家墩起,南至石家庄止,计三十里而遥,为丈五千四百”。这些史料说明,修筑这条长堤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阻拦淮河水,使它不能随便四处泛滥。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潘季驯一纸奏章让这条长堤承担起更多的使命。不但要让它管住淮河不泛滥,还要让它为朝廷的运输大动脉大运河服务。潘季驯提出“蓄清刷黄济运”的战略方针,即提高淮河水位,用淮河里的清水冲刷被黄河夺淮后淤堵了的淮河入海通道,并用淮河里的清水补充大运河里的水,达到运河畅通无阻的目的。潘在上书《两河议》中,引用地方府志对古堰的称谓,称它为“高家堰”。他的方略得到朝廷认可,“高家堰”的名称也因朝廷的认可而成为最官方、最正式的名称。万历七年冬,高家堰增高至一丈五尺,“北起武家墩,南至越城,长六十里”,几年后又“延筑至周家桥”(《淮河水利简史》)。高家堰以西水位大增,于是这一段的淮河就与周围的洼地和附近的一些小湖泊连成了一块,成了现在一望无际的洪泽湖,于是高家堰又渐渐被称为“洪泽湖大堤”。

  据著名水利史专家、中国水利报副总编辑张卫东先生介绍,此时的洪泽湖大堤,全长超过60里,湖面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库容超10亿立方米,建筑大堤的技术水平已经十分先进。

  洪泽湖大堤在淮河下游之前端拦截泛滥淮水,并在提高淮河水位、冲刷被黄河淤堵了的淮河入海道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同时用淮河高水位的水源补充大运河之水,使得大运河河宽而水深,为朝廷的运输第一主动脉的畅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有利必有弊。“蓄清刷黄济运”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例外,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

  淮河流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流域内的气候变化大体一致,上下游常常同时发生集中暴雨,这时候上游中游的各支流就像车辐一样汇水入淮,各支流的洪水往往同时猛涨,同时汇入淮河,使淮河下游不堪重负,给洪泽湖大堤带来巨大压力。尽管此时的洪泽湖大堤又宽又高,但有时还是险象环生,甚至有过多次决堤事故,给大堤以东的里下河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

  民谚云:“倒了高家堰,淮扬不见面。”就是说,如果高家堰倒塌了,淮阴淮安扬州都将被水淹成一片汪洋。明朝淮安府人士丁士美所写的《高家堰记》可资参考:“比岁河流冲决,则淮泗泛溢,势必由涧口建瓴下注,汇于津湖,甚至穿漕堤入射阳湖。而山阳、盐渎之间,以及海陵诸地,通为巨浸,茫无际涯已”。《明史·潘季驯传》:“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清人张养重《悯水》诗写道:“高堰如城水如贼,年年防水水莫测。丙辰五月雨十日,波撼长城守不得,洪水倒注势可骇,桑麻到处成沧海。”“尸骸遍野谁人收,数口绳牵逐乱流。”可见被洪水淹没面积之大,生灵涂炭状况之惨。

  到清朝时期,清政府十分重视大堤的建设与安全。康熙十八年(1677年),将大堤从周桥延建至蒋坝。康熙四十三年,在此段建成“仁”“义”“礼”三座滚水坝。乾隆十七年(1753年),增建了“智”坝和“信”坝,并在南部大堤上增建“石工”墙,“石工”墙一直筑至蒋坝。乾隆二十年,将大堤剩余的土堰部分改建为结实的“砖工”。乾隆以诗下旨曰“迤北岸离湖,筑土仍旧贯。癸酉几致危,易砖筹御扦”(1756年)。后来乾隆皇帝“思高堰堤工,绵远保护维艰”,“惟不惜多费币金建石工,使高厚坚固,久远可持”,于是又下圣旨,将“砖工”一律改为“石工”。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改建完工,乾隆得知大喜,为之赋诗曰,“砖工不若石工坚,改筑曾教庚子年”。康乾两代,除了加固大堤之外,还修筑了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坝在内的26座减水坝和滚水坝,排泄过量的湖水,以缓解对大堤的压力。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六次下江南(洪泽湖区曾类属江南省),亲临高家堰视察指挥工程,乾隆还亲自题写御碑,发下了“金堤千载”的宏愿。

  但是如果遭遇极其恶劣的气候变化,洪泽湖大堤仍然令人心存不安。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冬,高水位、严寒、巨风加上湖面冰凌的推力,使洪泽湖大堤周桥段出现损毁,猛烈的湖水决堤而下,冲成一个27米深的大塘,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狠抓落实,制定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在淮河中上游建起上百座水库,用蓄水之法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并利用它们灌溉发电,造福当地;在下游则以泄为主,科学控制洪泽湖水位,在大堤上先后修建了高良涧进水闸、三河闸、二河闸,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疏浚淮河入江水道。21世纪初又修建了淮河入海道。这样洪泽湖大堤的安全系数得到极大提高。尽管如此,国家还从最长远利益出发,提出能防犯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四次加固洪泽湖大堤,将原来垂直的石工改为可以卸减冲力的石坡,在湖堤受力最多的地段增建石堆。

  这样,洪泽湖大堤有史以来真正成为坚固的御洪屏障,成为保卫里下河地区的巍巍长城。汛期来临,淮河流域15.8万平方公里的上游来水虽然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来到此地也只好规规矩矩“依道而行”。至2018年底洪泽湖累计行洪多达20290亿立方米,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今天的洪泽湖大堤全长67.25公里,水位13米时,洪泽湖面积1780平方公里,库容31亿立方米。2009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引用著名水利史专家张卫东的话,称赞洪泽湖大堤是“400年前的三峡工程”。

  (来源/洪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