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制度保障”延续千年文脉 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璀璨生光

2020年03月27日 12:02:23 来源:无线淮安

  经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此条例是全国运河沿线城市第四部、江苏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为加强优秀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日,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沿线正在栽种绿植,进行景观提升工程。工程现场负责人夏月光说:“我们计划在5月底完成工程量的95%以上,打造一条春天花开灿烂、四季郁郁葱葱的生态长廊和景观大道。”作为运河枢纽城市,淮安物质与非物质的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淮安十分重视运河沿线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提升,新出台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更是从制度层面明确提出,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大运河综合治理。

  事实上,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淮安从未间断探索与创新。在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淮安按照“起、承、转、和”四大篇章,打造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中国漕运城、山阳湖、河下古镇四大景区,深度挖掘和弘扬淮安漕运文化、运河河工文化等特色文化。

  新出台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充分遵循和吸收了国家和省市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关要求,保护对象除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还包括了近代以来新建的具有文化代表性和突出价值的大运河水工设施。“按照条例的要求,按照规划的指导,我们要把淮安打造成运河沿线的一个标志性城市,再现我们‘运河之都’的风采。”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蒋维林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淮安将按照“世界一流、传世之作”的标准,规划建设中国水工科技馆,目前已启动前期工作,计划于今年底开工建设。淮安将紧紧围绕《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总体要求,以中国水工科技馆、中国漕运城、板闸遗址公园等项目为重点,以建成大运河文化带全国示范段、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的核心展示区为目标,强化景观环境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做好运河旅游资源开发,努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走在前列、形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