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米市漫笔

2021年12月02日 16:13:29 来源:江南晚报

  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湖南长沙和江西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明代无锡率先在全国建立米仓,足见储粮之多;到清代无锡漕运兴旺,古运河沿岸,米行林立,每年粮食吞吐量常在1200万石左右,在全国四大米市中,粮食集散总量、粮油加工能力,米行、堆栈等数量大大超过芜湖、九江、长沙,无锡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

  八段米市形成

  清同治年间集中在江浙两省征收漕粮(官粮)一百多万石。无锡水运畅通,漕运从无锡解运到北京,比从浙江起运可大大缩短运输距离。大运河畔的无锡这条黄金水道,与苏南各县、上海以及浙、皖、湘、赣诸省实行水网联运。各地征粮源源不断运来无锡。无锡在运河沿岸收集征粮米行纷纷设立,至光绪九年(1883年)形成了无锡八段米市:北门外四段:三里桥、北塘、黄泥桥、北栅口;南门外三段:伯渎港、南上塘、黄泥 ;西门外一段:西塘。

  八段米行收集漕运征粮,同时也收购全国各地农民、粮商的粮油。至宣统二年(1910年),无锡八段米市有143家:三里桥40家、北塘41家、黄泥桥11家、北栅口9家、伯渎港13家、南上塘7家、黄泥 4家、西塘18家。无锡解放前,八段米市增加到260家。

  八段米市中,北四段三里桥、北塘、黄泥桥、北栅口的米行有:天丰、长泰、隆大、保大、元大、元丰、元义、隆茂复记、信昌源、信义茂、赵立茂、陈合茂、邹裕泰、长裕泰、高广泰、高恒大、永源生、怡泰永等;面粉行有元泰、元吉、元大、顺泰、恒隆裕、公信诚、章宝兴、王元来、王元弄、王春隆等。在北四段众多米行中,涌现了几家著名的米行,被称为“四庭柱一正梁”。其中,北塘段占三家:作为正梁的是隆茂复记,作为庭柱的是信昌源和信义茂米行。

  北四段粮食堆栈有孝友、长元、贞吉、断济、复生、宝仁、德新、通源、宏仁、泰孚、生元、锡丰、生和、兴仁、达源、西瑞仁、东瑞仁等。

  自唐朝开始,南郊伯渎港北岸荡口、鸿声、新安、梅村、后宅等乡农民,常驾船将家中余粮运到伯渎港出售。伯渎港、南上塘、黄泥 便是南三段粮食集散地。在此处共有米行20多家:振业、恒康、恒丰、裕丰、丰润、麟记、达利、泰隆、宝隆、鼎昌、大乐、瑞昌、万盛、陈恒益、祝鸿盛、季源盛、振昌源、季恒丰、永泰祥、杜源茂、张裕昌、永源裕、元茂丰、许聚成、添泰祥、虞添泰祥等。

  西一段西塘米行米市,主要集中在棚下街。在西门桥堍南面,是西门外的主要商业区,开设着嘉泰、恒润、鼎盛等米行。它不同于北塘沿河米市专做客货生意,与南门外伯渎港的米行一样,是无锡本地粮米的集散地。米行门前都搭建连成一片过街棚,用以遮日晒雨淋,这也就是棚下街名称的由来。京杭大运河流经棚下街岸边,这一带沿河绵延至西水墩、西新桥。河面比较宽阔,水域上停泊着很多本地和外省市粮船上岸到米行出售粮食;岸上有米行、面粉行、山地货行、五金百货、面饭馆等各行各业,棚下街西塘遂成为商市,各业中尤以米业为冠。

  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江南巡抚周忱为了备荒满足军粮的需要,于西门城外西塘河岸、棚下街西、蚕种场东开辟新的储粮之地西仓。仓储建有廒房440间,成为江南最大、最早、最有名的官方储粮仓库,名为西仓。西仓旁河浜称西仓浜,这里便是停靠征粮船出入库的地方。

  西仓浜东通迎龙桥河,接上梁河主干河道,可接来自太湖征粮船;浜西、浜南、浜北都通外城河,进入酱园浜,可通北门塘、芙蓉湖、京杭大运河,能接长江南北诸省县之征粮船。无锡八段米市的米行、米店收集全国各地运来的征粮,由无锡米豆公司统一调拨,通过西仓浜连接黄金水道,征粮船可直通西仓岸边入库,大大增加了清朝江南漕粮的储备。

  米市交易中心

  无锡自明清时代起,南来北往的运粮之船,沿着大运河远道而来,汇聚在北门外运河沿岸的三里桥一带。光绪年间,在三里桥一带有米行80多家,吞吐量达七八百万石,三里桥也因此成为无锡米市的代名词。

三里桥旁蓉湖楼茶馆米市交易中心

  三里桥附近三层蓉湖楼茶馆,早上5点营业,8点至11点多,粮商集中在这里进行交易,成为无锡米市的交易中心。买卖客商来自京湘皖赣鲁津、苏浙杭宁绍沪及宜兴、溧阳、金坛、常熟、武进、江阴、苏北各县等地,成千上万客商云集到蓉湖楼进行米、稻谷、小麦、黄豆、赤豆、豇豆、玉米及面粉等看样、论价、成交,又都用切口、暗语进行交谈。每天成交量从几百万石到几千万石。一天下来,单是留在谈判桌上的样品,掸掸就有几升,多则数石。

  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北塘成立无锡米豆同业行会性质的积余善会。光绪十五年(1889年),粮商赵文溪、赵兰皋、高德茂、高显初等发起成立锡、金米豆业公所,由积余善会捐资,高鸿捐出北门张成弄底的一块地,建造积余堂(即公所)。光绪十八年(1892年)建成,成为无锡米市交易中心的枢纽机构,决策米市交易吞吐价格及所有事务。

  积余堂除开堂解决无锡粮食同业中重大纠纷外,同时又是慈善福利机构。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堂内创办私塾,招收粮食业子弟免费入学。在清末无锡兴起新学之初,无锡北塘米业因县府要求捐庙厘涉及本行业利益而阻挠办学堂,酿成“毁学事件”,米业头领赵子新遭通缉而逃跑在外。辛亥革命成功后,主持积余堂董务无锡米豆业三里桥段长裕泰米行主陈伯贤,看到米业兴盛,米业人员增多,米业子弟入学困难,会同八段米董集议自办小学。赵子新从广东回锡后,无锡已掀起办学高潮,于是接受以前教训,同心办学,在积余堂旁建校舍,取名“无锡米豆业私立积余学校”。此后,还在该校办过职业学校和初级中学。此外,积余堂还办过三处救火会,以及施粥厂、施药处救济难民。因积余堂之名,堂前街即命名为积余街。

  米市三次风波

  无锡米市历经艰难曲折发展,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三次风波。

  第一次风波:1911年,清室崩溃,糟粮停办,无锡粮食市场一落千丈,出现一片萧条。米店纷纷关闭,米行也停止收购粮食,堆栈仓库里的粮食销售不出,在仓库里屯积到发霉。

  第二次风波:1937年11月,日寇入侵无锡,放火焚烧最繁荣的工商业区,其中要数粮食业的心脏北塘和三里桥两处损失最为惨重,百分之九十的米行米店被烧毁,蓉湖楼也被付之一炬,它的毁灭象征无锡米市的衰落。抗战期间,日寇把无锡作为搜刮粮食的重要据点,堆栈内的粮食全被日寇占有,并严禁各处粮食出境,破坏了米市的旧有关系和交易秩序,使得粮食到货越来越少,存粮逐趋枯竭。

1947年5月6日,无锡饥民成群结队拥挤过西门桥进市内加入抢米风潮

  第三次是1947年5月初,无锡发生几万饥民的抢米风波。5月6日,受沪上米价暴涨影响,无锡米价波动甚大,涨势更猛。虽有牌价,但无米可售,升斗小民,极度恐慌。是日清晨7时许,惠农桥成泰米行,开门后又擅自高抬米价,引起贫民极度不满,因而发生争执,购米者、观看者越来越多,秩序大乱。忽然有人大喊抢米,饥民一拥而入,抢风暴发,立即蔓延到附近各米店;通惠路一带沿街米店,也是被一抢而光。各店无法阻挡,经当地警察分局派警赶到现场,抢米群众已一哄而散。

  不意下午3时,抢米风暴再度发生。南门一带14家米行、米店被抢;北门地区有20多家米行同时遭抢,形势十分严重。

  到晚上8时许,西门鱼行街、外吊桥等米行抢风又炽,并有稀落枪声。迄晚9时许,延及城中大市桥、寺巷口一带闹市区。劳苦大众成群结队,破门而入,见米就抢。这一次规模巨大的饥饿所迫的自发抢米行动,遭抢米行、米店,计有50余家,被抢白米约四百余石。其中以张宝泰米行损失最重,参加抢米的饥民有三千余人,形成无锡空前未有的一场抢米运动。锡城各处米行、米店纷纷关门歇业,无锡整个米市,处于停顿状态,同时影响了上海、苏州、南京、镇江各地的米市交易。

  到5月10日,北塘米市才逐渐恢复。但12日的市价,白粳每石又达24万8千元,而且米价一路暴涨,1949年3月每石白粳涨到5万元,到4月涨至185万元,金圆券全面崩溃,如像一张草纸。当时无锡米市已是畸形发展,充满了投机性。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米蛀虫”还企图兴风作浪,遭到了人民政府的严厉打击。其后无锡米行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米行全行业实行了国营。国家平稳物价,米价稳定。改革开放后,全国粮食供应充足,老百姓过着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目前,无锡米市繁荣昌盛,米价平稳。每年从全国各地进入无锡大米有40多种,如五常大米、东北大米、盘锦大米、安徽大米、苏北大米、宜兴大米和晶莹发亮、口感软糯、香气宜人的太湖大米品牌。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国家保质保量供应大米,满足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老百姓吃得饱、吃得好。

  (来源: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