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利遗产大“起底”

2022年03月03日 17:41:01 来源:扬州晚报

  扬州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继“里运河-高邮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最近又有一批扬州水利遗产列入省级水利遗产名录。无论市属或省属的水利遗产,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邵伯古堤 陈建新 摄

  规模

  水利遗产调查,清点出586个

  2016年5月,扬州市水利局、扬州市文物局为摸清水利遗产现状,在全市开展水利遗产调查,共查出水利遗产586个,其中工程建筑类465个,文献资料类53个,非遗类68个,面广量大,十分丰富。

  扬州河工历史悠久,又是长江、淮河两条大河流经、黄河干扰的地方,治水项目繁多,历经“北上争霸”“南粮北运”“分黄导淮”“治淮”“拓宽整治运河”“江水北调”“南水北调”“清水活水”等治水过程,留下了大量的水利遗产,彰显了扬州人民的治水决心、水工技术的不断革新。

  始于春秋吴王夫差争霸北上开凿的邗沟,历经汉、晋、隋、唐至清末,开河、筑埭堰、筑堤、建闸,主要用于维持漕运和农田灌溉。其中受黄河夺淮影响,明末大举“分黄导淮”,开创淮水由扬州入海、入江的先例,并以扬州运河为转输,使运道由以往利大于害而转为害大于利,治水措施也由往日的以蓄为主转为以排为主。清代,为解决淮河洪水出路,举办淮水归海工程,里下河成重灾区。为拯救下河,转向大兴淮水归江工程,沟、坝、闸工程有了空前发展。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又裁减河员、漕运停止,扬州河工偃旗息鼓。民国时期,实施运河渠化,现代化船闸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用现代技术开展治淮、治运、治江、南水北调和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投入治水人数之多、资金之巨、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形成挡得住、排得出、灌得上的水利工程体系,涵闸站星罗棋布,遍布城乡。

  由于千百年来,历代治水一举再举,水利工程建筑层出不穷,大量的仍在继续发挥作用,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扬州的水利遗产。

 

明清运河故道平津堰

  特点

  类型多样,从线形分布到遍布乡村

  扬州水利遗产分布,自春秋至民国,主要沿运河一线南北向成线型分布。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造山河大规模兴修水利,水工建筑物遍地开花,遍布各乡村。种类繁多齐全,技术革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类型有沟、河、渠、堰埭、石 斗门、塘坝、水库、木闸、涵洞、减水闸、滚水坝、耳闸、澳河、月河、江堤、丁坝、软体排、抽水站等。

  扬州水利遗产自春秋开凿邗沟由江达淮始。西汉开茱萸沟(今通扬运河)。东汉穿沟走西道,又筑塘灌溉。隋代又开邗沟。唐代,开挖伊娄河、七里港河,修筑句城等塘、平津堰及借塘济运工程。宋代,创建复闸,新筑湖堤,废堰易闸。元代,疏浚运河。明代,建运口车盘坝,开白塔河,实施河湖分开,湖漕变坦途,又大举“分黄导淮”,开创淮河由扬州入海、入江。到了清代,为解决淮河洪水出路,建归海五坝,为减轻里下河水患大兴归江沟坝闸工程。黄河北徙后,漕运停止,裁减河员,维持漕运的治水工程偃旗息鼓。民国时期,实施运河渠化,建成现代化邵伯船闸和高邮小船闸。

  新中国成立后,治水为人民,整治淮河入江水道、拓宽整治运河、长江治坍、江水北调、发展自流灌区、沤改旱、联圩并圩、建圩口闸、旱改水、并港建闸、 广筑塘坝水库、多级翻水、大搞机电排灌,南水北调等。江都站建成实现跨流域调水,成为南水北调的源头。这些工程实施后遍布全市各乡村,实现了江河安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

 

淮河入江水道万福闸(资料图片)

  底蕴

  仍有较多遗产待发掘

  从现在水利遗产的内容来看,水利、文物部门做了大量的调查,但仍有较多遗产要去发掘。

  水利施工工具是治水中的一项关键工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要挖4000万立方米,人工挑抬,十分繁重,用的主要工具是大锹、箩筐、扁担、独轮车等。1958年水利建设高潮来临时,工具改革成了一项重要内容。

  堵归江十坝用的捆厢船,没有它是堵不了归江坝。

  碑石,扬州治水过程中碑石为数不多,反映了当时的一些重要情况,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据《南巡记》碑(今扬州市天宁寺内有此御碑)记载,“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河工关系民命”,正因如此,扬州境内的淮河归江工程进入鼎盛时期,始具泄淮价值。位于邵伯六闸原水文站内《江北运河复堤》碑,是见证1931年大水的重要物证,有待保护。

  水利老地图,比文字描述更具形象直观性,是一个时期的历史记载,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可帮我们见证在文字记载中见不到的史料。明《南河志》(当时称淮扬之间运河为南河)中有一幅运河总图,我们可以看到明代“河湖分隔”后湖漕变坦途。民国《里运河图》,对沿线涵闸洞坝一目了然。我们常说三湾是宝塔湾、新河湾、三湾子,当你看了此图后就会知道民国时只有宝塔湾、新河湾。老水利图十分珍贵,应收入水利遗产收集。

 

民国里运河图

  此外,水利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价值,能真实反映水利建设成就、防汛抢险精神能激励鼓舞教育人。其中,江都崇湾凹段照片记载该堤为什么加不高的历史。

  视频,虽然不多,非常珍贵,亦应收集。书报文献类还需补充收集的有《河防一览》《南河志》《楚漕江程》《南河档案》等等。《水利战报》是水利部门办的首份报纸,记录了1960年前后扬州大搞水利建设的波澜壮阔场面,全面整治运河、新通扬运河开挖、万福闸新建等重大工程都是在这一段时间。尤其珍贵的是《水利战报》见证了京杭运河之名始于扬州。

  潜能

  打造成科普基地,建水文化长廊,开发旅游

  水利遗产,是前人长期治水留下的大量弥足珍贵的遗产,它向我们展示了扬州兴水利、除水害的故事,保护、传承、利用使其持续发挥作用,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水利遗产保护有多种形式,打造成科普基地、教育基地,建水文化长廊,立碑解读,开发旅游等,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这段历史,增强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知其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扬州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降雨量与蒸发量大体相当。长江过境水量很大,留不住,枯水时用江水要费代价,大水时或坍江会带来灾害。淮水可用不可靠,大水行洪时只能作为弃水排入长江流向大海,水枯时涓滴不下。运河是人工河道,它要靠人工补给。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在沿江、沿入江水道、沿运、里下河、通南沙土区、丘陵山区等处兴建一大批堤防、涵闸、抽水站、塘坝水库,就是为了对付遇旱能引水、翻水、蓄水,遇涝能排水,遇洪能挡水。现在这批堤防、涵、闸、站、库就是“活着的”“在用的”水利遗产,它们惠及当代,泽被后世。保护好这些遗产,利用好这批水利遗产,做到持续发挥作用,我们才会有碧水的生态环境,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扬州水利遗产,每一项遗产都有一个故事,能激励后人,因此要以更高要求做好水利遗产登记、文物等级甄别认定等工作,全面复查每项遗产资料,从名称、地点、兴建缘由、建成时间等,这是保护、传承、利用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一项遗产都要注明出处,不能用传说代替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