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商大运河精准“活化” 浙江又被点赞了

2019年05月07日 10:04:29 来源:新蓝网

 

  一条运河,纵贯数千里。如今,流淌了2500年的京杭大运河在融合时代该“流向”何方?如何告别运河旅游的“千河一面”?浙江又该如何扛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担当?今天(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企人士齐聚江苏扬州,就如何撬动运河经济、活化千年文脉纷纷建言。

 

  讲述年轻人听得懂的运河故事

  “在运河还没有申遗的时候,杭州就已经走在了运河文化建设的前列。”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一上来就点了个赞。去过杭州多次,范周深刻体会到杭州人乃至浙江人对待运河的态度,“这种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认知,这种文化基因是在骨子里的。所以,他们也对运河文化和旅游开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

  但范周坦言,“尽管大运河文旅发展迅速,但整体来说,沿河省市对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文化旅游项目的实质内容和运河相关度低。”

  他认为,针对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保护开发利用计划,提炼大运河特色文化IP,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优势。“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年轻人的‘语言’,用他们的视角结合VR等技术,去讲述年轻人听得懂的运河故事。”

 

  文化+旅游 焕发时代浓郁时代芳香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编辑的李栓科可以说去过了地球上的大多数地方,阅尽古迹,京杭大运河在他眼里依旧是个奇迹。“在我国,因为西高东低的地理原因,几乎大部分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的。而人工开凿南北向的大运河,需要解决地势逆差等问题。这在古代,是一项伟大且充满智慧的工程。”

  这伟大工程,曾经有无数光环,它迎来送往过无数商贾巨匠,但是其他快捷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大运河在航运上的价值大大降低。如何使这条过去的“黄金水道”焕发出新活力,李栓科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杭大运河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历史文化上,而不是航运上。

  “浙江应该借助旅游的翅膀传播弘扬运河文化,让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做好‘文化+旅游’的文章,才能让运河这一厚重的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这是李栓科的真诚建议,特别是浙江段,开凿较早,古迹较多。

 

  打造十余个运河文化特色小镇

  运河在浙江境内蜿蜒流淌,滋养了万千运河儿女,也沉淀出厚重的运河文化。以运河嘉兴段为例,列入《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规划》的遗产共有43项,包括了运河水利工程遗产24项,运河聚落遗产6项,其它运河物质文化遗产6项,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2项,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

  这一组数据,让嘉兴以“运河水城,秀美嘉兴”为品牌,打造运河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更有底气。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产业发展与合作交流处负责人朱宇红告诉记者,嘉兴对打造“运河名城”非常重视。“嘉兴按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浙江段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一核十镇百项千亿’工程。”朱宇红解释道,这一工程以运河文化带为核心,王江泾镇、濮院镇、长安镇等十余个古镇为重点,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市区大运河文化景观带提升工程等百个项目,总投资约千亿元。

  下一步具体要怎么做,嘉兴也已经有了具体规划。“在做好乌镇、西塘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旅游品质提升基础上,加强对运河沿线的王江泾、新塍、濮院、崇福、盐官等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保护与合理利用,重点围绕王江泾度假小镇、濮院时尚小镇、盐官音乐小镇等,打造十个左右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运河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深入推进嘉兴运河文化带建设。”朱宇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