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以文学书写串联运河记忆,明朝大运河缘何上演“生死时速”

2020年07月24日 11:33:22 来源:新华日报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明史》

  两个京城,相距两千两百余里路;四个痴人,要在十五天内跑完这段疯狂的极速之旅。从摇晃的运河行船到运河两岸,大明太子朱瞻基见识烟花柳巷、船闸人家、兵马劫匪、纤夫官员,经历了人生所能遭遇的一切……

  近日,作家马伯庸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将《明史》中一段语焉不详的记载,抉发为明代大运河上惊心动魄的逃亡经历,不仅通过跨时空想象演绎明朝初期波诡云谲的政治史,更以宏阔视野讲述运河故事,以文学书写串联起大运河文化记忆。

  在马伯庸看来,濒于绝境的太子朱瞻基要在15天内赶回北京,唯有水运可以千里不停,而南北两京之间,恰好横贯着一条传奇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全长1797公里,江苏段占690公里,这场明代的“生死时速”,有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发生在大运河江苏段。在书中,捕快吴定缘、小行人于谦、女医师苏荆溪和太子的冒险由南京开始,而南京正是明成祖朱棣决意恢复大运河的决策地,同时也是南方漕粮中心,对明清大运河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作为历史细节控,马伯庸将太子入城处设定为南京的东水关,太子一行人逃离南京则是行船通过后湖(玄武湖)往神策门方向的水闸,这是南京地区有发轫自先秦的密集运河系统,通过长江、太湖等水系与大运河连接的缘故。

  离开了金陵,沿扬州、淮安、临清、济南一路北上,读者与太子一行人一同耳闻目见绵延千里的运河水所哺育的繁华城市和鲜活生动的沿岸风情,品味丰富的运河遗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歌吹沸天”、商贾云集的古扬州,女医师苏荆溪的复仇引出了其中最为显赫的盐商群体,他们的经济实力、政治势力以及独有的生财之道,无一不与这条流金淌银的黄金水道息息相关。船至淮安,市廛繁荣,帆樯林立,清江浦飞檐斗拱、枕河人家,两岸美景在水面上荡漾扩散,尽显这座“运河之都”、漕船制造总基地享南漕北运、得天独厚之利。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无声诉说着江苏与大运河千丝万缕的联系,亦折射出江苏运河文化深厚的内涵。

  要写出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首先要有一条日常生活中真实的运河。马伯庸认为,很多写大运河的书对大运河本身细节的描写并不多。要想把大运河沿途的风貌展现出来,需在不为人知处下技术性苦功。“比如说,水逆流的时候应该怎么停船,碰到高坡的时候船怎么爬坡和过坝,夏天的时候要不要借水,船里装多少东西,过关的时候需要走什么样的流程……我希望让大家知道关于大运河更多的细节。”

  马伯庸在书中提到的阁上闸,位于泊头(今河北省泊头),能够克服天然地势差异搬运南北船只,其奥妙在于坝体中部竖直排列着一串凸出的石鼋头,用于标记船槽深度。前来的船头远远伸出一根脆直竹,随着船身上浮,竹竿自下至上拍过一个个鼋头——这叫作“问鼋”:竹竿拍到哪个鼋头,再减去船身高度,即是船底的深度。通过这个办法,船主能直观地判断船只是否能顺利过坝,并及时通知闸口调整放水量。这些巨靡细遗的爬梳描述,展示了大运河所凝结着古人的伟大智慧。

  自然环境无疑会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方式,每一条河流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内河船只来往穿梭在大运河上,这条国家命脉记录着千年岁月里漕运的兴衰和历史的起伏,也记录着岸边水上人家最真实的生活。

  当明初“迁都”的提议日渐紧迫时,无论是利用运河盈利争权的官员和豪商巨贾,还是终日忙碌、靠水吃水的普通百姓,各自的命运势必因为运河的止废而发生巨大的逆转。在马伯庸笔下,太子一路上不断遭遇土匪白龙挂、“病佛敌”梁兴甫、盐商汪极、纤夫头子孔十八甚至白莲教的教众,这些被裹挟进来的小人物让朱瞻基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命运况味,也或多或少地影响故事甚至历史本身的走向。

  “当我们回过头,再看明朝大地上重新汇流、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谈起的不该仅是永乐天子雄才大略,定鼎北方,而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大人物的决策是怎样经由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才最终落实成史书一笔。我始终认为,关注大历史下小人物的歌哭悲欢,赋予其现代的共鸣感,才是时空长河里令人惊艳的惊鸿一瞥。”马伯庸说。

  对南京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的马伯庸,坦言自己在写书中主要发生在南京的前十章时,“很快,很顺,很爽”。相对地,他觉得写北京部分挺难,“明朝的北京还不是大家熟悉的那个紫禁城,我们需要跳脱脑海中固有的印象,理解一个不太熟悉的北京。”

  北京城的“前世今生”,随着大运河上不绝如缕的水声橹声逐渐清晰: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永乐八年,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四年,正式商议迁都事宜。永乐十八年,北京故宫基本竣工,北京城建成……时至今日,北京故宫恰好落成600周年。大运河,让数不清的漕粮、物资、建材得以运往北方,以至于人们后来将北京形象地称为“运河上漂来的城市”;而南方文化北上交流,让南京名吃烤鸭、江南养花习俗、“苏州样”等文化风情汇聚京师,北京也由政治中心渐渐荟萃为文化中心之一。

  文史专家徐刚毅表示,大运河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在促进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等方面,它无愧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