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姑苏、夜游江南是什么体验?跟小苏“云”打卡第三届运博会“水韵江南”秀

2021年09月22日 21:20:15 来源:我苏网

 

(视频编辑/潘文茜 朱一普,视频剪辑/宋梦真,摄像/谢自强)

  我苏网讯 (记者/程梦青、张琳曼,摄影/黄磊)金秋九月,江南最美的时节。今天(9月22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拉开序幕。传承非遗文化,点亮江南神韵,一场“水韵江南”秀,带领与会嘉宾穿越时空,领略千年姑苏独具风韵的运河文化。

  微凉如水的夜色中,从觅渡桥码头乘船出发,沿岸欣赏到水陆联动、灯光投影、实景演出,苏州市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极具江南文化特性的“苏州戏曲”、“苏式舞蹈”、“苏式语言”悉数登场,《水韵江南》的运河风情,尽在此间。乘坐游船的嘉宾们沿途都看到了哪些精彩的演出?跟着小苏,一起“云”打卡!

  · 过八角亭迎宾广场闻《姑苏行》

  《姑苏行》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旋律多采用长线条,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好似来到园林门前,由外向内眺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朦胧神秘中格外富有诗意,通过富有诗意的景色描绘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 在长亭晚照听昆曲《牡丹亭》

  长亭晚照、昆曲绕梁。演员们在运河边表演昆曲经典名剧《牡丹亭》中的一折:《游园》。《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描述了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昆曲又称“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14世纪发源于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2001年,昆曲入选首批联合国非遗名录。由文旅部主办的中国昆剧艺术节每三年固定在苏州举办。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将于今年9月23日-29日在苏州举行。

  · 沿茶舍岸边赏吴歌《四季风光》

  自古以来苏州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苏州水域面积占到城市总面积的近40%,形成了“水美、人美、歌美”的地域特色。“清波深处花映月,吴侬软语唱小词”。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主要依靠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是带有浓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韵文。吴歌包括白茆山歌、芦墟山歌、河阳山歌三大类别,现在大家看到的表演名为《四季风光》,就是发源于苏州吴江地区的芦墟山歌的经典曲目。吴歌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

  · 停水岸码头观舞蹈《木刻春秋》

  天工开画卷,苏作耀匠心。舞蹈《木刻春秋》生动再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和传承故事。苏州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世界级非遗项目6项(昆曲、古琴、宋锦、缂丝、端午习俗、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2014年,苏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2017年,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授予苏州“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

  · 步道雅韵听琴箫合奏《秋江夜泊》

  中国古琴主要有金陵派、浙派、虞山派、广陵派等知名流派。《秋江夜泊》是虞山派的经典。虞山派发源于苏州常熟,琴曲风格“清微淡远,博大和平”。2003年,古琴技艺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今天的演出中,艺术家们创新加入了琴箫合奏的编排。悠扬琴声与箫声共同响起,仿佛穿越时光而来,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古香古色的盛世姑苏。

  · 行至终点盘门码头品苏剧《醉归》

  游船行程终点——盘门码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都八门之一。盘门“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的说法。水陆城门、吴门桥、瑞光寺塔构成了盘门三景。盘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苏州段的7个遗产点之一。

  至盘门码头登岸,迎接嘉宾的是《千年姑苏·运起江南》开城秀表演,百余位演员登台,以“苏州评话”为串联方式,配合舞蹈、队列操、灯光、城墙投影等形式,展现伍子胥与吴王君臣一心,率众建造姑苏城、开凿大运河的故事。

  宾客入城后,在瓮城欣赏到《苏州好风光》百人评弹表演。苏州评弹历史悠久,在清朝乾隆时期颇为流行,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多一点>>

  “水韵江南”秀背后有哪些水工智慧?解密大运河苏州段水工遗存

  更多运博会精彩,敬请关注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官方网站、江苏广电总台“我苏”APP!线上运博,云端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