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波:运河倒影中的帝国与城市

2020年07月10日 16:33:43 来源:我苏网综合

  京杭大运河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2014年6月,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根据世纪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文化遗产的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当前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讨论,大多是从文化类型学切入,限于文化而忽视运河的政治经济意义。这造成了对大运河文化讨论的偏差,就是从“死文化”而非“活文化”角度来看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在当代的价值,首先是它的政治经济价值,然后再是它的文化意义。从中国运河历史来看,运河的首要功能应是它的政治、经济功能,运河文化只有在此视野中才能得到较好理解。

  一、从“东西”到“南北”

  中国运河起自于秦汉时代,但在汉末之前,中国运河多是军事功能。运河真正发挥政治经济功能,要从中国文明中心从“东西”转向“南北”开始。

  隋唐之前,中国的文明中心其实是以“东西”为主轴的。司马迁《史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之间”就是黄河和洛水交汇的冲击平原上。此地水土肥沃,地势开阔,夏、商与周的核心势力范围都在此地。至周代,以沣水为中界,周文王在南岸建起了丰城,周武王又在沣水的北面建立起了镐京,合称“丰镐之地”。从周开始,关中地区作为政治核心一直延续到唐,司马迁写道:“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关中之地面积虽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它的财富却占据了整个国家的十分之六。到了东周,当周天子对天下约束力减弱的时代,东周迁都洛阳。

  而当时的东南之地其实还是蛮荒之地。司马迁对齐鲁之地多有肯定,对于今天的东南之地,也就是楚越之地,则相当的不肯定,《史记》里写道:“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沂、泅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这就是在隋唐之前,从“关中”到“江淮”的文明歧视链。

  这一切到了魏晋时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公元208年,东汉权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建立了曹氏政权为中心的魏代。随后,司马氏政权代曹而立,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但这时发生了 “五胡乱华”,“五胡乱华”一直从西晋灭亡(316年)到北魏在北方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439年),持续了一百多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汉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纷纷大量地南迁。这一时期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迁入过百万。北来的侨民大量涌入东南之地,带来了先进的农业与工具,东南之地崛起,这在南北朝时已经有了迹象。这时候,北方的两大水利工程“郑国渠”与“白渠”逐渐失去作用,导致了北方的衰落。

  二、运河与国运

  有人说一部世界史就是一部城市史,对于中国历史,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一部中国历史,三分之二是运河史。

  从汉代说起。对西汉时期的长安而言,人口不到20万的西安其实并不特别需要运河。关中有郑国渠、白渠,加上黄土超强的繁殖能力,这为当时的长安,提供了很多粮食。到了西汉后期,却越来越依赖运河。值得注意的是,汉代运河并不是从江淮之地运米而是从“关东”,“关”指的是是函谷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关东”则是指今天山东、山西、河北一带,基本上就是中国的华北平原。然而,汉代把华北平原的粮食通过运河运到长安,却遇到了三门峡的“中流砥柱”,就是狭窄河道中的两方巨石。

  到了唐代,唐代前期对运河的依赖尚不深刻。但到了唐高宗时代,已经全部都需要依靠江淮之米。因为此时,唐代的军队发生了重要改革,从“府兵”制变成“募兵”制,这导致国家得拿出大量的粮食来养这些“募兵”,再加上当时的唐政府在建立新的朝代之后,官僚机构增加,所以粮食需求大大增强。但之前所提到的运河三门峡河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当时的惯例是,如果在长安吃不饱了,当时的皇族就陆行到洛阳,饱吃一顿,然后返回西安。所以唐初皇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大诗人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篇去见著作郎顾况,顾况看着诗人的名字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里的“米贵”,其实是对当时长安实况的写照。

  公元733年,裴耀卿主持潜运,改行新法,延长三门峡两头的水运距离,而缩短当中的陆运距离。漕粮在三门峡东边集津仓由水转陆.到了三门峡西端盐仓再下船水运,于是陆运全程被缩短为9公里,运费大省,运量大增,每年漕运从关东地区运到长安的粮食达到了400万石。这就是漕运历史上著名的“转般法”。“转般法”带来了唐代的极盛,而它的的中衰、中兴与灭亡都与运河有极大关系。

  在唐以后,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在汴京(开封)建立了首都。《宋史·河渠志》中写道:“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黄仁宇曾经说过,当时宋代财富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原因就跟运河的好好利用有关。然而到了宋徽宗时期,宋徽宗特别喜欢道教,在开封城里大肆兴建宫殿。当时的宰相蔡京就投其所好,他在南方为宋徽宗采买了大量的假山假石,通过运河漕运运过来。不仅如此,蔡京还废除了“转般法”,采用直运法,发运司的钱被蔡京的亲信胡师文用来献给了蔡京,中饱私囊。蔡京这么一折腾,本来畅通无阻的运河已是气息奄奄,最后导致公元1127年,整个宋王朝被金人攻下。到了南宋,康王赵构在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在宋金对峙期间,从镇江到杭州的一段是隋炀开凿的江南河,南宋王朝从来没有断绝使用。为什么南宋政府偏居一隅而能维持150余年,与这段运河关系很大,因为当时整个东南的财富都从运河运到杭州。

  到了元代,建都北京。元代统治者像外科手术一样实施了两大工程。首先是疏通了通惠河,沟通了天津到通州再到北京的河流;再一个是疏通了会通河,因为运河的地势并不是一马平川,其地势海拔最高的地方在山东半岛。运河水到这个地方容易过不去。打通会通河以后,这才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南北漕运的运道从此大体定型。元代的运河其实更主要依靠海运。运河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在明清两代。

  令人奇怪的是元代的海运这么发达,明代却坚决地抛弃海运,只是依赖大运河。这是因为在洪武年间发生了“胡惟庸案”。明太祖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中竟然发现了有大量的朝鲜人、日本人,甚至南亚和东南亚人,这导致了整个明代的闭关锁国。在明代疏通运河的工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白英老人”的故事:正是白英老人的建议,才保证了山东段运河畅通。明代运河真正发挥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军事作用,第二个是营建北京城的主要通道,最后一个作用是通过运河,南方对北方的“保姆式供应”:当时从江南的供应名单中,除了谷物占据首要地位外,其他物品包括新鲜蔬菜和水果、家禽、纺织品、木料、文具、瓷器、漆,几乎所有的物品都通过大运河进行输送,诸如箭杆和制服之类的军需品,答帚和竹耙之类的家用器具,也经过运河运送到北京去。

  到了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时运河还是运作不错。但由于黄河经常改道,再加上当时的淮河也出现了水质恶化,正是这两条河流导致了运河河道淤积,水道不畅的情况。后来,靳辅一连上八道奏折,史称“治河八疏”,就是将黄河、淮河、运河视作一个整体,全盘考虑防汛、减灾、通航、漕运等事宜。事实证明,靳辅的方案是可行的,保证了清政府几十年间运河的畅通无阻。然而,到了道光时期,除了河道淤积,运河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多,江南与浙江地区的粮食在满足当地人口后已所剩无几,原先的“苏常熟,天下足”的形势,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江南与浙江地区已然人口过剩,粮食无法自给自足,然而政府仍以由两地为沼粮的主要征集区,负担大半漕粮,江南人民不得不从长江中上游购入大量粮食。至道光六年(1826),清廷决议设海运总局.雇商从海上运潜粮至北京,河运自此遂废弃。 

  三、运河对中国城市布局与性格的影响

  运河不仅是影响了中国国运,而且对中国的城市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运河对中国历代皇都的影响。

  中国历代都城的选择,主要是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君王的龙兴之地,就是说,君王从哪个地方起兵的就在哪儿;(2)靠近少数民族自己的家乡;(3)靠近运河,从关中地区到从洛阳,从开封到杭州,从杭州到北京城,也可以看出运河在历代皇帝建都的时候的影响有多大。运河还影响了隋唐以后皇都的格局。

  比如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开封)。汴京在赵匡胤建立都城之前,其实是比较小。当赵匡胤开始建都之后,“太宗骑马寻疆”,就是赵匡胤骑马从城门处出发,一直到马跑不动的地方,以此为界建设城市。当汴京变成了皇都的时候,跟长安完全不一样。首先,当时长安是“坊市制”,就是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街户的开门必须面向街道,而且不能高过别人的房子。但在开封这座运河城市,打破了“坊市制”。做买卖的人和居住的人住在一块了,然后允许建5层以上的高楼了,商业气氛立马变浓了。其次,开封的宫廷和园林多了起来,就是适合于游玩、散心的地方多了起来。再次,是在当时开封城周围,出现了很多居民住宅,店肆和手工业作坊。所以北宋汴京跟长安相比它的消费意味、娱乐意味变浓了。

  对于北京的影响就更大了。侯仁之先生曾经在书里面说,金代时,人们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发现了“海淀台地”。在元代,为了解决运河用水,郭守敬主持修建水利工程,出了这样的计策:“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元世祖命速行之,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工既成,帝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赐名曰‘通惠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通惠河”。这套水系贯穿了整个北京城,它为北京城不同的人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场所。

  第二、对中国城市布局的影响

  大运河对中国城市布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1600年左右,明代一位作者列了一份全国最大城市的清单,清单上所列城市排序如下:北京、南京、杭州、镇江、广东、福州、苏州、松江、淮安、扬州、临清、济宁、仪真、苑湖和景德镇。在l 5座省会城市中,有5座坐落在漕河地区,说明运河对中国城市布局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们需要另外专门去研究。

  第三、运河对城市性格的影响

  当时周王分封天下,将自己同宗同族的人分封到各地,并在各地建立起市镇,这些市镇就是最初的城市原型。毫无疑问这些城市都是政治性的。到了秦代,秦在各个地方建立的城市,它的军事性的象征功能比较强。汉代、隋唐时期也是如此。但是运河使得中国城市慢慢地变成了消费型的城市,变成了饱含着人情味儿的城市。

  其次,运河它使得中国城市变得日益多元了。最明显的就是开封。一本传记中曾经介绍道,在赵匡胤的统治之下,当时有我们今天所谓的将近20多个民族居住在开封城里面。开封、洛阳等城市的性格可能跟运河所带来的多元气息有关。

  第三、运河还使得城市里面情色因素多了起来。隋唐之前的妓女,跟后世宋代所指的妓女并不是相同的意味。隋唐时代妓女往往是作为男性知音存在的,但在宋之后便出现了公开的皮肉生意。不仅情色因素多了起来,而且从隋唐之后在城市中还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人物,浪子。

  四、关于运河文化的几点看法

  大运河从根本而言其实是政治与经济的产物,因此,理解大运河文化应从政治经济角度去理解。我认为,大运河文化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大运河文化,不能美化大运河美化。运河在修建过程中,政府对民众的强行征役,以及运河在运行中的“与民争水”等,都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我们在思考大运河文化的时候,要把对大运河文化与大运河的世界文化遗产框架给区分开来。世界文化遗产把大运河定位成定位成“文化之河”。但大运河除了文化作用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功能,比如说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等。

  第三,大运河的经济功能非常值得重视。大运河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经济功能,尤其是明代和清代。在当代,运河其实与现代化经济起了相互补充的作用。  

  第四,重视大运河的生态功能。虽然大运河已经停运,但在航道之上,它所产生的大量沼泽,国家级森林公园,包括树木都在,这就是大运河的生态功能。

  第五,将运河看做人们生存与生活的“活”空间,运河文化遗产与人文精神的问题才能被谈起。我很认同高小康教授所提倡的“活的文化”。虽然大运河是国家品牌,但民众对于大运河的利用,应当是对大运河文化考察里面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第六,我们对于大运河文化不能零打碎敲地去发展,应当建立起完整的运河遗产(包括非遗)的评估与保护体统。运河文化遗产其实与沿线各地的文化构成了区别。在今天发展大运河的时候,我们应制定文化标准,按这个标准去普查,看看大运河上到底有多少文化遗产,盘盘运河文化的“家底”。

  作者简介

  耿波,1976生,山东沂源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来源/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