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千年的约定: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背后的故事

2021年12月29日 15:54:12 来源:扬州日报

  大河汤汤,大馆泱泱。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半年来,作为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每到假日,都是爆满,成为网红打卡地。可贵者,馆内馆外接续运河文脉,刚完工的大运河诗词船墩绵延不绝,140首运河诗歌彰显扬州“挹江控淮,运泽南北”。

  大运河,古扬州。从公元前486年开挖邗沟的第一锹开始,这条河与这座城,就再也没有分离过,2500年岁月的相依相偎,终于让今天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落户扬州,演变为一种美丽的双向奔赴,它跨越江湖,穿梭时空,成为千年之缘的续接。

  与运河同生共长的扬州人,用一代代的热忱接力,缔造了这座大运河博物馆的现代传奇。今天,我们撷取几个镜头,讲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背后的故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景

  与运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扬州人

  对扬州人而言,这条大运河实在太熟悉不过了。84岁的水利专家徐炳顺,徜徉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每一步都如同走在日常巷陌之中。那些陈展的运河地图,早就了然于胸。那些陈列在柜中的运河文物,早就熟如旧人。

  徐炳顺,是一位与运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扬州人,也是无数运河人的代表。无论是工作的40多年,还是退休后的20多年,他忙的都是与运河有关的事。他能将大运河的历史娓娓道来,就连一些藏在光阴褶皱里的细节,也如数家珍。

  徐炳顺至今还记得,运河扬州段整治之前只能称为“小运河”,最窄的地方只有10米宽。当时整治的劳动量非常大,每人每天需挖土2立方,一方土要挑20担,每担要来回跑二三百米。1958年到1961年,扬州先后出动85万人,挖土1.2亿立方米,才挖出了河宽70米(最宽处100多米)、可行驶2000多吨船队的大运河。随着江都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陆续建成,扬州运河才真正称得上是“大运河”。

  徐炳顺一辈子念叨最多的是大运河的安全。大运河是扬州的生命之水,却也曾给扬州人带来灾难。1931年发大水,运河堤上出现26处决口,里下河一片汪洋,死伤七万七千人!他记得非常清楚的是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他和同事们3个月都没有回家。刚刚堵住了通运闸的决口,又奔赴新民滩炸坝爆破清障。事情过去30年了,可当时的惊险场面仍历历在目。

  徐炳顺动情地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完整呈现了中国大运河沧桑的历史以及丰厚的文化。这也是我作为扬州人的骄傲。”

  其实,从开挖邗沟的吴王夫差到河湖分离第一人柏丛桂,从疏浚七里河的王播到开挖伊娄运河的齐浣,从名载史册者到籍籍无名者,正是无数的徐炳顺们,通过一代代地努力,才让这条大河收敛了桀骜不驯的野性,发挥着防洪、灌溉、排涝、送水、泄洪、物流、旅游的功能。

 

大运河诗词船墩

  万张图片定格大运河的最美风景

  2021年6月16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的日子。对于扬州摄影家朱华勇来说,则是系列摄影作品《博物馆成长史》画上完美句点的日子。

  朱华勇用一场长达600多天的坚守,以上万张照片,定格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从无到有的历程。

  2019年9月28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工建设。朱华勇每天都到现场拍摄。先期几个月,建筑工地被围挡遮盖,他变换机位拍摄了很多照片,效果都不理想。后来,他爬到附近的高楼上,终于可以从楼顶看到工地的进展了。有了这次成功经历,他就不断寻找理想的构图点,分别在剪影桥侧面、桥下,凤台观潮、观鸟屋、扬州诗路等处取景试拍,都拍摄到了令人满意的照片。

  拍摄的过程中充满惊喜。2020年8月28日,大运塔将要封顶,这是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他提前一天去踩点,寻找最佳拍摄方位。那天多云,当他来到三湾公园时,夕阳染红了满天云彩,大运河水倒映着天上的云彩,整个天地间流光溢彩,美得令人震撼,他立刻按下快门,定格这绚丽的画面。

  在朱华勇的镜头里,还有很多建筑工人劳动的场景。有的在焊接钢筋,迸出的火花像满天繁星;有的站在脚手架顶端,像栖息在树梢的鸟儿。而大运河博物馆,就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一天天“成长”起来的。这些工作者,就是大运河博物馆的功臣。

  在朱华勇的镜头之中,当然不只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他的广角,纳入了整条运河的川流不息。这条河的春夏秋冬,日夜更迭,都在他的镜头中生动再现。

  在扬州,记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大运河的,远不止朱华勇一人。

  为研究运河文化,48岁的文史学者朱善文30年来拍了上万张运河图片。沿途景观和遗迹,是几十年运河沿线工业发展与水有关的缩影。

  还有90后女摄影师许露,今年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她用6年的时间,拍出了几万张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照片。

  太多的摄影师,都记录过这座馆的日新月异,无数的摄影人,都定格过这条河的日夜奔流。他们把对这座馆、这条河、这座城的美好印象,深深烙在内心深处,讲出运河沿线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扬州故事。

 

  工匠精神铸就博物馆的宏伟浩大

  对于运河,扬州人天生就有一份独特的亲切感。矗立于三湾公园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在默默诉说着每一位建设者的付出。他们青春飞扬,他们立水而歌,他们殚精竭虑,用一座宏伟壮观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诠释了当代扬州人的工匠精神。

  主持这项工程的,是一位80后年轻人,他就是江苏邗建集团项目经理薛庆兵。薛庆兵深深懂得这副担子的分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工程不仅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更是留给后代子孙的标志工程。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施工队伍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为了尽快复工,项目部四处组织抗疫物资,联系回家过年的工人。各方齐心协力,特事特办,他们拿到了疫情期间扬州市城市建设第001号的复工令!

  “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任务,即使在节假日和梅雨不断的情况下,工程都没有停工。所有施工人员克难求进,采取24小时轮班施工的方式,力求把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薛庆兵回忆道。

  翻开当时的施工记录:十多天就挖掘了数万方土,一个多月便浇筑完成三万平方米的地下室工程,工地上最多时有150名钢筋工、400多名木工齐头并进。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筑主体气势恢宏,建设的难度极大。因为专业性太强,笔者对主体建筑的建设难度就不说了。以楼顶阅江厅为例,它的圆锥形退层观光亭,构件采用多边异形箱体曲面,对用料就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再看大运塔,它是由下向上逐层收缩的造型,首层21米×21米,顶层14.6米×14.6米,塔身外围12根斜钢柱、弧形飞檐及斗拱的制作、安装定位难度大……

  可建设者是一支过硬的团队。

  李义俊是工程钢结构项目部技术总工,他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了钢构制作及施工策划方案,经过多轮研讨,将诸多难点一一攻克,确保工程施工有序展开。

  装饰工程分公司经理袁洪明,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梳妆打扮费尽心思。博物馆整体造型形似龙舟,外穿的石材“外衣”不一般,表面采用宋代石刻工艺,板面凹凸肌理形似千年古运河的水波纹,石材板块之间错落有致,纹理相通。这是请专业工匠师傅制作加工的,也是第一次尝试用单元式工艺。这不仅在全国工程建设中并不多见,在扬州本土市场也无施工案例可参考。

  机电安装项目经理刘长俊,深知机电安装是工程项目中最繁复的。为了吃透设计,在电脑面前没日没夜埋头做分析,经常忘记饭点,连轴干到第二天也是常有的事情。

  从2019年5月5日奠基动工到2021年6月16日落成迎客,从打下的第一根桩到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的建筑……如今,每一位参与博物馆建设的人,都不会忘记与这座大运河博物馆相守相伴的日日夜夜。这是见证这座博物馆拔地而起的日日夜夜,这是千名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这是铭刻在心永远值得骄傲自豪的日日夜夜。

  今天,这座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古城扬州的一座文化高地,更是一艘驶向未来的巨舟,它将乘风破浪,把一座城、一条河的千古传奇,永久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