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走单骑》“走”进扬州 单霁翔、韩雪等嘉宾探访大运河

2022年01月14日 11:17:28 来源:交汇点

  1月11日至12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与著名演员周韵、肖央、牛骏峰,携手著名演员韩雪来到扬州,拍摄《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是由中国文物学会指导发起的中国首档世界遗产探访体验类文化节目。节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作为联合主办和指导。

  “万里走单骑”走进世界最长人工运河

  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一个巨大的水路系统,北起北京市,南至浙江省。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后陆续开凿完善。到公元7世纪时(隋代),大运河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成为贯通隋帝国的交通方式。大运河的开凿和工程建设中产生了众多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践,创造出工业革命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土木工程建设成就。通过运输粮食和战略性原材料,大运河成为帝国内陆交通系统的支柱。到13世纪的时候,大运河由2000多公里的人工河道组成,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大运河在保障国家经济繁荣稳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中国大运河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功能。

  单霁翔强调:“世界遗产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私有的,而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认定世界遗产有着严格的标准,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符合其中4条标准:

  首先,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因为它起源非常古老、规模宏大、连续发展并在不同时代应对不同环境进行了改进。它是人类智慧、决心和勇气的确凿证据,是人类创造力的杰出实例,体现了一个直接起源于古代中国的辽阔农业帝国的技术能力和对水文学的掌握。

  其次,大运河见证了通过漕运系统管理运河的这一独特文化传统的盛衰变迁,包括它的起源、繁盛发展、为不同朝代及其相继建立的都城所进行的适应性改变,以及20世纪的废弃不用。漕运系统包括皇家对漕粮、盐、铁的垄断运输和存储以及征税体制。大运河有助于农民经济、朝廷和对百姓和军队的粮食供应之间的根本联系。从古至今,大运河促进了中华帝国的稳定。大运河沿岸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一个伟大农业文明的功能核心,见证了水道网络的发展在这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为古老的运河。它见证了早期水利工程的卓越发展,是工业革命开始之前的一项重要技术成就。大运河许多建筑与当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完全契合,这为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一个基准。大运河充分体现了东方文明的技术能力。大运河包含了重要的、创新的而且很早的水利技术实例。大运河同时也见证了堤岸、河坝和桥梁的特殊建筑技术,以及石头、素土夯实和混合材料(如黏土和稻草)的独创而精巧的利用。

  第四,自公元7世纪起,大运河是历代中国王朝直至现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统一的一个有力因素,也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交流地带。它创建并维持的生活方式和运河沿岸居民特有的文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很大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大运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哲学观念,并曾是中国这一伟大农业帝国自古以来实现统一、互补和团结的重要因素。

  单霁翔认为,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扬州承担了它的责任,使得大运河整体申遗一直保持很好的推进状态,最终实现了中国大运河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只是大运河保护的新开端,更重要的是,要尽到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作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同时也发挥了大运河保护管理的作用。一直在扬州举办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国际上是示范性的,也是引领性的。近年,扬州在运河环境整治方面加大了力度。扬州做的典范性工作,对申遗后各个城市如何继续加强运河保护非常有意义。我也特别希望扬州在大运河保护方面继续不懈努力,往前面走,无止境地往前面走,使大运河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世界遗产保护的一个典范,成为把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生活方面的一个范例。

  二十四桥明月夜VS大运河上漂来紫禁城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诗中提到“二十四桥明月夜”,表达出扬州的繁荣。扬州作为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工商城市,有“东南第一商埠”之称,商旅辐辏,会馆林立,又有众多文人、画家、学者汇聚于此,在山水之中融入情感与文化,形成扬州独特的文化景观。单霁翔带领“万里少年团”来到扬州,探访瘦西湖、邵伯古镇和隋炀帝墓等著名景观,感受扬州的繁华。

  为了寻觅“二十四桥”,“大师姐”张谨、牛牛和韵姐来到瘦西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瘦西湖周边进行建设时都要限高,保障瘦西湖的景观不被破坏,如今瘦西湖是国内唯一没有视觉污染的景区。盐运直接关系到清朝的命脉,盐商的财富更是富可敌国。在清代,扬州还有盐商一条街,盐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的一半,盐商们积累了大量财富,修建了精美的园林。扬州的繁华和文化就是通过大运河上盐运和漕运,汇集了南北东西的元素逐渐形成的。大运河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政治与经济战略部署,促进和巩固了农业帝国的大一统局面。大运河从开建之初就已经不是一条简单的河了,尤其是隋唐以后,运河的开凿与开发,无不是围绕着巩固疆土和强化皇朝统治而展开,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出于军事需要和经济需求。

  另一方面,大运河的修建也蕴含着众多古代黑科技,是水利史和工程科学的奇迹。“万里少年团”来到邵伯古镇,体验解决地势等问题的三种方法,感受活态遗产的绿色环保价值。中国地势北高南低,为使运河水由南向北流淌,便于盐船、漕船运输,同时又要控制水流缓急、考虑汛期水位,古人探索出截直使曲、筑堰挡水、复闸提升等办法,完美解决修筑大运河时遇到的问题。在所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中,最廉价的物流成本便是水运了。水运的成本是,航空运输的1/20,公路运输的1/5,铁路运输的1/2。因此,很多大宗商品都会选择水运来运输,以节约成本。此外,水运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节能环保,对于减少碳排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面,就像今天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让全世界的人们可以方便地互联互通,在古代,大运河也把扬州的文化传播到各地。扬州以北为淮扬运河,淮扬运河古称邗沟,到近代又称里运河。今天仍然是扬州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段古河道是大运河系统最早期的遗迹之一,从汉代至唐代都是大运河的主航道,也是历代漕运的主要通道。扬州城是随着邗沟的开通而逐渐兴起的。扬州以南为隋代开工的江南运河,从扬州始,经常州、苏州、松江而至杭州。从修建以来历朝历代无不重视大运河的疏浚和堤坝船闸建设。大运河开通以后,江淮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至帝国内陆,经济循环带来社会繁荣。明清紫禁城甚至北京的修建,都是通过大运河,把各地的木材、砖瓦、工匠输送而来。各地的技艺和文化也随之汇集。众所周知,京剧从徽班进京起源,与昆曲、汉剧等剧种融合,汇集了“中州韵,湖广音”而最终成型,其背后都是借助了扬州和大运河。

  紫禁城是大运河重要的节点,紫禁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宫殿型建筑,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

  如此宏伟的建筑,仅靠北京本地的建筑材料,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其余的砖石、木料等物,要如何运抵北京呢?答案有一个:相当一部分是顺着中国大运河“漂”来的。当然,这个“漂”是比较形象的说法,是指它们由河运而来。

  据资料记载,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紫禁城,在运输工程材料的过程中,京杭大运河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来自云贵等地的巨大木材,砍伐之后通过当地河道转入长江,再漂至运河,最终抵达通州码头,再运到建筑现场。

  单霁翔说,无论在建造初期古代建造的材料、工匠都是顺着大运河,特别是南方的工匠到北京修建宫殿建筑。500年的运营过程中,是大运河上漂来的这些粮食和物资,使皇宫得以存在,包括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江南吸取他们需要的文化。还有更重要的,大量的人才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入当时中国的帝都。独具特色的各个地区的文化,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京城。

  保护扬州的“三条”大运河

  扬州的大运河不止一条,而是“三条”,包括古邗沟、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古邗沟代表了中国大运河的初创阶段,隋唐运河代表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一次大沟通阶段,京杭大运河代表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大沟通阶段。

  中国大运河的开掘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86年,为北上争霸,吴国在今扬州附近开挖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成为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古邗沟故道现位于扬州城北,从螺蛳湾桥向东直达黄金坝,长1.45公里,是扬州地区最早建成的人工水道之一,目前作为景观河道使用。邗沟是大运河系统最早期的遗迹之一。从汉代至唐代这段河道都是大运河的主航道,是历代漕运的主要通道。东汉时期对邗沟进行了整治。当时,由京城洛阳经过汴渠、泗水、淮水、邗沟可到达江南。

  经过1000多年的陆续营建,到隋统一中国之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的中国大运河体系已初步形成,为隋唐时期对运河大规模开挖、整治及航运大繁荣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而国家政治中心仍处于北方的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公元605年,为了加强首都洛阳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同时为了开展对北方的军事行动,隋炀帝系统性开凿、疏浚、修整各段运河,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东南方向延伸至江南的一条“Y”字形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从南方重要农业产区直达中原地区政治中心和华北地区军事重镇的内陆水运交通动脉。

  经过第一次大沟通,大运河成为沟通中国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大动脉,确保了繁忙的物资与人员交通,不仅为维持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繁荣。

  单霁翔说道,隋唐大运河向西和漫长的沙漠绿洲连在一起,向东和海上丝绸之路连在一起,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中国大运河在我们的大地上就这样铺展开来,形成谁上最为宏阔的一个线型文化遗产和线路,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元朝完成对中国的统一并在大都(今北京)建立政治中心后,从南方经济中心供给北方政治中心的需求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公元1289年,元朝政府组织开凿了会通河,截弯取直,大运河不再流经洛阳,大运河形成了南北直行的走向,缩短航程千余里。公元1293年,沟通大都城内与城东通州的通惠河建成,来自南方的漕粮可直接抵达城内的积水潭,实现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大沟通。

  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为了保障漕运的持续畅通,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元代大运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整治修葺,陆续新建、改建多处河道和水工设施,并不断完善漕运管理制度和机构。大运河成为联系全国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在运河沿岸形成了一批转口贸易城市,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商业的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对大运河进行着修复和整治工作。经过数十年的现代化治理,大运河北方段部分恢复航运,山东济宁以南的河段一直保持畅通,成为连接山东、江苏、浙江三省,沟通淮河、长江、太湖和钱塘江水系,纵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水运主通道,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输航道之一。同时,国家还大力发展“绿色航运”,在航道整治中引入生态理念,以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使货物运输量稳步提高,也使沿线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此外,大运河还发挥着巨大的排涝、灌溉、排洪、供水、沿河城镇建设及环境生态等综合功能。

  2004年单霁翔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亟待加强的提案》,得到热烈响应。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单霁翔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提案》。2008年单霁翔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尽快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的提案》。2009年,大运河被列入中国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单霁翔告诉记者,通过大运河的保护,改变了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过去我们文物保护,往往保护静态的,但是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文化遗产。我们知道过去保护那些包括寺庙建筑、宫殿建筑,今天还要保护传统的街道,还要保护生活生产期间的这些。过去我们文物保护关注古代的,后来关注近代的。今天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保护的链条不应该断裂,包括我们20世纪和当代的文化遗产。”

  那么保护大运河究竟保护什么?今天大运河世界遗产已经连接了八个省份的35座城市,这么一个广阔的区域。单霁翔说,大运河需要保护的景观特色,包括沿线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建筑景观、工程景观、运输景观、河道景观、街区景观、园林景观、宗教景观、商业景观、民俗景观、民宿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艺术景观、城镇景观等16个方面。

  具体到如何保护方面,单霁翔说,大运河保护已经从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不但要保护文化要素的东西,还要保护自然要素,保护人与自然共同形成的文化景观;不但要保护那些静态的古遗址、古墓葬,还要保护人们生活其中的江南水乡、传统村落;不但要保护那些点面遗产,还要保护那些线性的遗产、文化线路;不但要保护那些古代的,还要保护当代的创造;不但要保护宗教建筑、寺庙建筑、宫殿建筑,还要保护普通人生活工作的传统民居、工业遗产、老字号;不但要保护物质要素,还要保护非物质遗产,保护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工艺技术。

  据悉,节目第二季已于2021年12月中下旬开始在浙江卫视周末黄金档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