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从历史流向未来,让大运河“活起来”

2022年03月07日 15:56:03 来源:长城新媒体

“大运河是沧州的重要标识,也是沧州人民的‘母亲河’。沧州大运河段总长215公里,是全国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丽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沧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编制形成“1+6+1”全域规划体系,努力让大运河成为沧州最具魅力的生态名片、文化印记和产业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丽华

  李丽华介绍,大运河既凝聚着沧州的精神文脉,又承载着宝贵的文化记忆,是沧州的“根”和“魂”。为此,沧州夯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根基,加强对东光连镇谢家坝、泊头清真寺、孙福友故居等文保单位的修缮,完成泊头沉船考古挖掘、南川楼建设工地新发现沉船抢救性清理。高标准建设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深入挖掘大运河沿线杂技、武术、漕运等文化遗产,充分展示大运河沧州段的古今发展变化。

  李丽华表示,沧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努力打造运河美丽廊道。吴桥、沧县、青县等大运河沿线8个县(市、区)精心打造总投资51亿元的18个特色文旅项目,全力打造215公里运河文旅景观带,推出“运河古郡•匠心传承之旅”等3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全面提升运河特色文化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丽华

  李丽华说,沧州积极打造运河生态景观带,开展拆临拆违、垃圾清理、水质提升和边坡治理,完成全域河道清淤和岸坡护理,积极引蓄上游水源1.8亿立方米,沧州实现运河全线有水。南川楼、朗吟楼、清风楼三大名楼景观复现,构筑起沧州新的文化地标格局。

  聚焦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李丽华建议下一步深入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科学保护文章。持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实施标注运河行动;加强非遗文化梳理,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和培育。二是做好活态传承文章。整合全市运河文化资源,建立大运河文化研究智库;实施非遗文化传承人培育计划,开展大运河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积极培育非遗文化服务平台,打造运河沿线8省市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三是做好合理利用文章。统筹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百狮园、运河公园等区域,开展整体运营策划;加快推进沿线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示范区、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现文旅农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