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历火余生的书法杰作,诞生于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之初

700多年前,刚刚裁弯取直贯通不久的大运河上,烟波浩渺。一艘船从浙江湖州出发,一路北上。
等待放闸的时间,57岁的赵孟頫拿出刚入手的《宋拓定武兰亭序》,细细摩挲,一时间思如泉涌。
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是在京杭大运河上一路创作的系列书法杰作。最新出版的《大运河画传》中,收录了4张残片的高清影印图,令人震撼。

吉光片羽,历火余生
《大运河画传》中,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的四张残片,因为火烧留下参差不齐的痕迹。劫后余生的残纸,留下遒媚秀逸、严整圆熟的字迹。吉光片羽,让后人得以领略“赵体”的风采。
赵氏的原作因为火灾而只保留了局部,而且还不在国内的博物馆中收藏。这是《大运河画传》编撰团队遇上的一个难题。在《大运河画传》出版座谈会上,编委会执行主编刘曙光介绍,国内搜集到的《兰亭十三跋》图片,清晰度不能满足出版的要求。
因此,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收藏这幅作品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并取得了免费使用的授权。这才有了《文人墨客的行旅与创作》一节中,让人感慨万千的这幅残缺的字帖。

京杭大运河上最早的旅行笔记
元至大三年(1310),距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不过17年。一艘船从浙江湖州出发,北上大都。57岁的赵孟頫,正在这艘船上。他是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不久前选任的翰林侍读学士,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书法家。
行程开始之时,在一次好友聚会上,赵孟頫偶得梦寐以求的《宋拓定武兰亭序》。他喜出望外,在新获得的字帖背后题跋:“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
此次乘舟北上,赵孟頫在新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上一走便是30多天,每天都反复研习书法。他不断把这幅珍贵的字帖拿出来品赏、临摹,并又陆续写下了十二篇题跋。
九月二十日,赵孟頫过淮安以北的邳州,写下:“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听河水湍急如怒吼,船中又没有人可以说话,感到很寂寞,要不是有这字帖不时拿出来鉴赏,还真不知道又该怎么消磨时间呢。
几乎每篇题跋都会注明题写之时所处的地点,每一处都与大运河有关。
这是大运河“裁弯取直”贯通不久之后进行的旅程。所以,这十三篇题跋也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京杭大运河旅行的记录。

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选错了吗?
 
乘舟行驶在刚刚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上,赵孟頫有足够的时间对书法艺术进行思考和实践。其中,第七篇跋被后世认为是书法理论领域的重要篇章。
那是在会通河等待过闸时,赵孟頫又把兰亭帖拿了出来,细细品味。他似乎忽然悟到了书法的真谛。他认为,书法应该回归王羲之,继续发扬他天然雄秀的笔法,要坚持初心。

《兰亭十三跋》的书法理论,代表了一种艺术态度,也是赵孟頫所追求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书法和人生一样,讲究自然天性的流露,人品决定了书品。
“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他推崇王羲之的书品与人品。
然而,他本人却因为人生的一个选择,遭人诟病其气节。
赵孟頫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由于才学出众,年轻时便被称为“吴兴八俊”之首。元朝建立后,赵孟類接受朝廷的邀请,决定入仕。
因为赵宋皇族后人的身份,几乎所有师友都希望他坚持做南宋遗民。
而赵孟頫本人则有另外一种思考:“士少而学之于家,盖欲出而用之于国,使至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此学者之初心也。”他认为,与其纠结侍奉哪个统治者,不如遵从自己的初心,将自己的才华服务于国家。
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赵孟頫的选择,正如《兰亭十三跋》中所表达的书法理念一样,遵从自然天性, 遵从自己的初心。
赵孟頫的书法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四大书体“颜柳欧赵”的“赵”,指的便是赵孟頫。运河之上创作的《兰亭十三跋》,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的经典之作,被后人所不断效仿、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