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的先声

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中国出现、形成最早和连线运用时间最长的运河之一。“中国大运河的先声,吴越争霸的生命线”是对它最生动的概括。

浙东运河全长239公里,西起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跨曹娥江,向东汇入宁波市甬江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

浙东运河示意图

浙东运河的开凿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吴越开凿的山阴故水道。当时,为了便利交通,范蠡主持疏浚了山阴故水道,贯通了山会平原的东西地区,又通过涵闸设施调节南北水位,成为越国的交通命脉。

春秋战国山会平原水系航道图

晋惠帝时,为满足灌溉需要,由会稽内史贺循主持,修建从钱塘江东岸的西兴至会稽城的西兴运河。此后,这段运河与上虞以东运河以及姚江、甬江的自然水道形成了浙东运河,提高了灌溉效率与航运效率。

唐宋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浙东运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南宋时期,京杭大运河被阻隔,浙东运河与江南运河一起构成了南宋都城临安连接明州、绍兴等地的生命线,宋高宗在躲避金兵追击时走的就是这条运河。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浙东大运河的疏浚,钱清北堰、钱清南堰、都泗堰、曹娥堰、梁湖堰、通明堰、西渡堰的修筑大大地改善了运河的航运条件。

南宋漕运图

明清时期,随着浙江各地海塘的建设和海涂的开发,运河沿线形成了湖泊密布的水系,再加上浦阳江的改道、钱塘江江道的北移以及运河的淤积,浙东运河日渐衰败。

由于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特定的自然环境,赋予浙东运河独特的工程技术特点。浙东运河形成过程中,通过水利工程设施整合浙东地区各河湖水系,形成具有水运、防洪、排涝、输水、灌溉等综合水利效益的“运河水系”,对区域水网结构和水环境有优化作用。

浙东运河宁波段—三江口

作为我国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之一,浙东运河在开凿之初的主要功能是灌溉和排涝。经过后世千余年的经营维护后,它的航运功能逐渐得到发挥,成为推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兴衰变迁中,浙东运河留下的众多历史遗迹,无不提醒着人们这条大运河曾经的辉煌。